文档详情

SZJG 35-2011 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格式规范.docx

发布:2025-06-02约1.93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35.240.20

L67SZJC

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

SZJG35-2011

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格式

规范

2011-02-11发布2011-03-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ZJG35-2011

前言

本规范由深圳市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监察局、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赖为民、彭新平、林渊、邹纪根、蔡波良。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SZJG35-2011

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格式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结构模型、命名空间及数据交换的定义和描述等。

本规范适用于监察部门对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情况的电子监察。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3.1

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

依据《深圳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各单位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便民性、互动性进行实时监察。

3.2

公开目录信息

依据《深圳市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在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中管理各个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3.3

主动公开信息修改

在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中通过原业务编号查找需要修改的信息,并予以修改。

3.4

主动公开信息作废

在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中通过原业务编号查找需要作废的信息,并予以作废。

3.5

依申请公开报送

按照预先定义的接口标准,各单位把接收到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实时传送到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

3.6

5

6

SZJG35-2011

依申请公开受理

各单位通过原业务编号查找申请信息,并把该申请的受理情况更新到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

3.7

依申请公开回复

各单位通过原业务编号查找出申请信息,并把该申请的回复内容更新到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系统。

4总则

4.1电子监察环节

电子监察环节业务流程见图1。

图1

4.2环节结构模型

政府信息公开流程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如图2。

SZJG35-2011

图2

4.2.1公开目录信息

结构模型见图3。

图3

4.2.2主动公开信息

结构模型见图4。

图4

4.2.3依申请公开信息

结构模型见图5。

7

SZJG35-2011

8

/

/

图5

4.3命名空间namespace

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监察各个环节的命名空间按照“W3CNamespacesinXML”规范有关规定执行,电子监察的各个环节命名空间见表1:

表1

名称

命名空间

电子监察

/ElecMonitor

公开目录管理

/ElecMonitor/ItemManager

主动公开信息报送

/ElecMonitor/NewMessage

主动公开信息修改

/ElecMonitor/UpdateMessage

主动公开信息作废

/ElecMonitor/DeleteMessage

依申请公开报送

/ElecMonitor/DoQuest

依申请公开受理

/ElecMonitor/DoAccept

依申请公开回复

/ElecMonitor/DoAnswer

5数据描述

5.1公开目录信息

SZJG35-2011

XML标记:itemManager/公开目录信息管理

定义:保存从各个单位的公开目录信息。

命名空间:/ElecMonitor/ItemManager

值域:不作要求。

5.1.1层次结构模型:

原业务流水号

XML标记:in0/原业务流水号

定义:原信息流水号。各单位业务系统唯一编号,不可为空。

值域:不作要求。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XML标记:in1/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定义: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对应关系查看附件二,不可为空。

值域:符合《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公开事项编号

XML标记:in2/公开事项编号

定义:公开事项编号,由监察局统一提供,对应关系查看附表一,不可为空。

9

SZJG35-2011

10

值域:不作要求。

更新定义类别

XML标记:in3/更新定义类别

定义:更新定义类别(1年份、2季度、3月份、4随时),不可为空。

值域:{1,2,3,4}。

公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