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消防安全教育.pptx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的编制、演练三明市消防职业培训学校林广祥二00九年五月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培训班
《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等消防安全职责。《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逃生自救消防演练目的、时间和注意事项组织机构预案实施程序预案的宣贯和完善授课内容:
一、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哪些部位要编制预案单位应根据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预案程序
(三)预案的内容:1、部位概况(1)重点部位的名称、位置;(2)重点部位的平面布局,建筑特点,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和高度;(3)重点部位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及生产工艺流程;(4)重点部位的水源,包括内部水源和外部水源及其他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5)单位周围毗邻情况;(6)辖区常年主导风向、温度、温度等。
主要起火点(可确定多个起火点)及火灾特点;燃烧物质和面积(范围),蔓延的条件、途径和主要蔓延方向。可燃液体燃烧,容器爆炸,建(构)筑物倒(坍)塌等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以及火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及造成的后果等。火情设定
A参加演练总人数;B人员位置、阵地设置;C火场指挥部人员构成(指挥部: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及任务分工;D任务分工和作战行动安排;E进攻和撤离路线及集结地的选定。力量部署
扑救对策针对生产、储存物质的性质、数量应当采取的灭火对策;针对火灾不同阶段和各种情况所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火灾抢救及疏散人员、物资的路线和方法。
灭火器材供给方案火场所需灭火器材的种类与数量;
灭火器材准备情况。各种水源的使用顺序和取水方式、供水方法的选定;01人员防护应注意的问题;灭火进攻应注意的问题;疏散救人应注意的问题;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注意事项02
明确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等任务的负责人。规模较大的人员密集场所应由专门机构负责,组建各职能小组。并明确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其职责;火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施。其他:
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担负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指挥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灭火和应急疏散各项职责应由当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志愿消防队承担。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各职能小组,由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及其他在岗的从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二、组织机构
通信联络组:负责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通讯和联络;疏散组:负责引导人员正确疏散、逃生;保卫组:阻止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调查;灭火组:发生火灾立即利用消防器材、设施就地进行火灾扑救;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010305020406
三、预案实施程序当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同时开展下列工作: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当班人员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四、预案的宣贯和完善应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
检验人员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使用等情况。检验本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通讯、救护等方面的能力。检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职能组和有关人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职责的熟悉程度。消防演练的目的五、消防演练目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1旅馆、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其他场所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的时间宜选择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作为消防演练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火灾模拟形式。消防演练方案可以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争取其业务指导。消防演练的注意事项2
消防演练前,应通知场所内的从业人员和顾客或使用人员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建筑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消防演练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实施。模拟火灾演练中应落实火源及烟气的控制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演练结束后,应将消防设施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总结。3214
02生活环境熟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