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 第4-1部分: MiniMicro LED直显模块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pdf
《LED显示屏第4-1部分:Mini/MicroLED直显模块环
境适应性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十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60号)的安排,由厦门大
学等单位负责研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LED显示屏第4-1部分:Mini/Micro
LED直显模块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项目代号T-339),归口单
位为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7)。
1.2主要工作过程
1.2.1草案阶段
自从标准研制任务下达后,厦门大学牵头组织国内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编
制小组。标准编制组通过收集现有LED显示屏相关标准,参考其中涉及到环境
适应性规范的内容,并结合各单位Mini/MicroLED直显模块实验数据经验,对
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形成标准草案初稿。
2025年4月9日,厦门大学牵头组织了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利亚
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对
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的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首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标准草案
的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针对室内、室外、车载、便携等多种特殊应
用场景下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要求提出了修改
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草案的编制工作。
2025年4月17-18日,全国电子显示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召开了
“Micro-LED国家标准技术研讨会”,会议期间集体研讨了《LED显示屏第
4-1部分:Mini/MicroLED直显模块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草案,对草案中的各
试验项目、试验条件提出了多项修改意见,并建议补充完善盐雾/太阳辐射组合
试验、红墨水试验等试验项目。
2025年5月,标准编制小组根据研讨会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草案,形成征
求意见稿。
1.3参加标准起草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为:厦门大学。
参加标准起草工作的单位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马新型显示研究
院(厦门)有限公司、佛山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等。
厦门大学负责标准的总体技术把关和全面的编制工作;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
公司、天马新型显示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佛山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智菱科技有限公司等负责标准内容的编制;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负责对
标准方法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对标准中关键指标的测试方法进行了验证;中国标
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对标准总体结构进行把关及任务的
分工协调。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2.1标准编制的原则
本标准编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2.2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是《LED显示屏》系列标准中的第4-1部分。
本标准规定了Mini/MicroLED直显模块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规定了适用于Mini/MicroLED直显模块的主
要术语和定义、气候环境(如高温、低温、高湿、盐雾)适应性要求、一般试验
要求、测试方法。具体规定Mini/MicroLED直显模块是由Mini/MicroLED像素
阵列、驱动电路组成的单元,并规定GB/T2421.1-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标准;根据Mini/MicroLED直显模块的工作环境,包含室内、完全暴
露于室外环境条件、车载便携以及其他,提出建议的环境试验温度等条件;提出
试验样品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拟规定各类环境适应性试验项目的试验要求与试验
程序,主要包含温度循环试验、高温贮存试验、高温工作试验、低温贮存试验、
低温工作试验、恒定湿热试验、湿热负载试验、盐雾试验、温度/湿度/振动综合
试验、盐雾/太阳辐射组合循环试验等。
2.3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们对高清晰度、高对比度及宽色域显示需求的不断提高,Mini/Micro
LED直显模块由于在亮度、对比度、色域、响应时间、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