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知识讲解.pdf
第二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第一节学习要求
第二节半导体三极管
第三节共射极放大电路
第四节图解分析
第五节小信号模型分析
第六节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第七节共集电极电路
第八节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概述
第九节本章小结
第一节学习要求
(1)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分析方--图解法与微变等效电
路法。会用图解法分析电路参数对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和分析波
形失真等;会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电压增益、电路输入、输出阻
抗等动态指标。
(2)熟悉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及特点;掌握工作点稳定电路的
工作原理。
(3)掌握频率响应的概念。了解共发射极电路频率特性的分析方
和上、下限截止频率的概念。
第二节半导体三极管(BJT)
BJT是通过一定的工艺,将两个PN结结合在一起的
器件,由于PN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BJT表现出不同
于单个PN结的特性而具有电流放大,从而使PN结的应
用发生了质的飞跃。本节将围绕BJT为什么具有电流放
大作用这个核心问题,讨论BJT的结构、内部载流子的
运动过程以及它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一、BJT的结构简介
BJT又常称为晶体管,它的种类很多。按照频率分,
有高频管、低频管;按照功率分,有小、中、大功率管;
按照半导体材料分,有硅管、锗管;根据结构不同,又
可分成NPN型和PNP型等等。但从它们的外形来看,BJT
都有三个电极,如图3.1所示。
图3.1是NPN型BJT的示意图。它是由两个PN结
的三层半导体制成的。中间是一块很薄的P型半导体(几
微米~几十微米),两边各为一块N型半导体。从三块半
导体上各自接出的一根引线就是BJT的三个电极,它们
分别叫做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对应的每块半导
体称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虽然发射区和集电区都
是N型半导体,但是发射区比集电区掺的杂质多。在几
何尺寸上,集电区的面积比发射区的大,这从图3.1也
可看到,因此它们并不是对称的。
二、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1、BJT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BJT工作于放大状态的基本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
结反偏。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BJT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
为:
(1)发射极注入电子
由于发射结外加正向电压VEE,因此发射结的空间电
荷区变窄,这时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不断通过发射结
扩散到基区,形成发射极电流IE,其方向与电子流动方
向相反,如图3.2所示。
(2)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
由发射区来的电子注入基区后,就在基区靠近发射
结的边界积累起来,右基区中形成了一定的浓度梯度,
靠近发射结附近浓度最高,离发射结越远浓度越小。因此,
电子就要向集电结的方向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又会与基区
中的空穴复合,同时接在基区的电源VEE的正端则不断从
基区拉走电子,好像不断供给基区空穴。电子复合的数
目与电源从基区拉走的电子数目相等,使基区的空穴浓
度基本维持不变。这样就形成了基极电流IB,所以基极
电流就是电子在基区与空穴复合的电流。也就是说,注
人基区的电子有一部分未到达集电结,如复合越多,则
到达集电结的电子越少,对放大是不利的。所以为了减
小复合,常把基区做得很薄(几微米),并使基区掺入杂
质的浓度很低,因而电子在扩散过程中实际上与空穴复合
的数量很少,大部分都能到达集电结。
(3)集电区收集电子
集电结外加反向电压,其集电结的内电场非常强,且
电场方向从C区指向B区。使集电区的电子和基区的空
穴很难通过集电结,但对基区扩散到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