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docx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2025)》的解读与临床应用
指南背景与意义
相关知识回顾
指南核心内容解读及临床应用
相关并发症与处理决策
总结
PART01
一、背景与意义
VTE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及国内发病率数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
每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为1-2%,欧美国家发病率
高于亚洲。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5%。
高危人群与危险因素
长期卧床患者,如术后、骨折患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发病率是正常人的3倍。
肿瘤患者因血液高凝状态,
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5-7倍,
化疗期间风险更高。
指南发布背景
指南发布背景
传统治疗局限性,抗凝治疗
效果有限,溶栓易出血,手
术风险高,患者预后差。
介入治疗技术进展,如导管
溶栓、机械血栓清除等,创
伤小、效果好,需规范护理。
《指南》背景
该指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人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针对DVT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风险评估、专科评估、体位护理、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和健康指导等19个临床问题和7个并发症防治问题,135条推荐意见,旨在为DVT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专业、科学的借鉴和指导。
PART02
二、相关知识回顾
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处理对策总结
VTE是指静脉系统内血液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
VTE=DVT+PE
DVT:deepvenousthrombosis,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
症
PE: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肺血栓栓塞症
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
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
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处理对策总结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
·
·
·
·
·
·
·
长期卧床久坐久站长途旅行静脉曲张
下肢血液回流受阻等
手术
骨折
感染等
静脉血
流缓慢
三大危险因素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内
膜损伤
凝状态
德国病理学家--威尔逊
创伤、大手术分娩、肿瘤
·服用避孕药、吸烟
·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等
静脉血栓形成“三要素”理论
Dno
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处理对策总结
VTE临床表现
Budfto
ere
koodai
MmdMT
DVT的主要临床表现
1.肢体肿胀
2.肢体疼痛
3.代偿性浅静脉曲张
4.足背屈伸试验阳性
5.腓肠肌挤压试验阳性
PE主要临床表现
1.三联征:
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烦躁不安或晕厥
3.持续低血压
4.休克
肺栓塞
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处理对策总结
介入治疗方法
1
2
3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取出术
是目前预防下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发生PE的
有效装置
经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术
持续、小剂量输液泵顺行溶栓治疗
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溶栓导管保留一般不超过7d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4①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
②StraubAspirex血栓清除装置;
5大腔导管抽吸术
6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成形术
YOURLOGO
PART03
三、指南核心内容解读
总结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及对策
总结
相关知识
一.VTE风险评估
VTE风险评估时机
◆患者入院24h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无禁忌证后手术(含介入手术);
术后6h内、转入科室6h内及出院前进行评估;出现危险因素变化时随时评估。(A,强推荐)
◆在患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凝药物、换药或发生病情变化、手术、怀孕等情况进行血栓预防时,需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VTE风险因素评估患者出血风险。(A,
强推荐)
指南新增内容
关键词
入院:24h内评估
术后,转科6h内评估
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高风险人群:口服或静脉使用抗凝药物患者、手术、怀
孕
相关知识指南解读并发症及对策总结
一
一.VTE风险评估
VTE风险因素评估
VTE风险因素评估Caprini-手术患者
19
19
29
39
5分
赖磁一的岁
年龄编=3
错》%
种(C1个用)
◆子本
美喧子米
VEA
开声面换术
体来位数2lgn
大学册致术(8分钟)
WE家森史
第,青生下颗面
颗修
A下术(部分增
敲洞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