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豆炭疽病的防治措施.pptx

发布:2025-06-04约1.5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豆炭疽病的防治措施汇报人:可编辑2024-01-06

了解大豆炭疽病预防措施治疗措施防治中的注意事项目录

01了解大豆炭疽病

大豆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定义该病主要侵害大豆的叶片、茎和荚,导致叶片枯黄、茎枯死和豆荚不结实。特点定义与特点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8℃,在高温多雨、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病。温度排水不良、土质黏重、低洼地块容易发病。土壤不同品种的大豆对炭疽病的抗性有差异,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品种发病条件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褐色病斑,边缘颜色深,中心颜色浅。叶片茎豆荚茎上出现褐色梭形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小黑点。豆荚上出现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小黑点,导致豆荚不结实。030201症状识别

02预防措施

0102选择抗病品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避免盲目引种,以降低炭疽病的发病率。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预防大豆炭疽病最有效的措施。抗病品种的抗性基因能够显著降低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减轻大豆炭疽病的发生。轮作可以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大豆炭疽病的发病率。轮作作物选择要避免与大豆相同的寄主植物,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良好,降低湿度,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残体,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和传播源。加强田间管理

种子处理是预防大豆炭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使用种子包衣剂或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降低大豆炭疽病的发病率。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避免对大豆产生药害和污染环境。种子处理

03治疗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农业防择对炭疽病有较强抗性的大豆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降低病原菌的传播。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通过接种拮抗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利用拮抗微生物利用生物农药,如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防治大豆炭疽病。生物农药通过基因工程等方法,提高大豆自身的抗病能力。增强植物免疫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利用天敌昆虫生物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选择合适的药剂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合理使用药剂确保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不使用药剂,保证大豆的安全性。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以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多种药剂轮换使用化学防治

04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为避免抗药性产生,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用药在一定范围内,将两种或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可以降低单一药剂的使用浓度,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混合用药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避免频繁使用药剂,给病菌提供产生抗药性的机会。控制药剂使用频率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优先选择低毒、环保的药剂,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选择低毒药剂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药剂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遵守用药规范在防治过程中,注意保护大豆田中的天敌生物,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保护天敌注意安全用药

综合防治为主,重点治疗为辅加强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农业措施,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控制病害的蔓延。同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混合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感谢观看THANK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