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852-2013 巴氏新小绥螨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B6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852—2013
巴氏新小绥螨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massrearingNeoseiulusbarkeriHughes
2013-12-24发布2014-01-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185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于丽辰、许长新、焦蕊、郝宝锋、贺丽敏。
DB13/T1852—2013
1
巴氏新小绥螨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barkeriHughes人工繁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以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Troupeau)为替代食料进行巴氏新小绥螨的人工繁育。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barkeriHughes
属蜱螨亚纲Acari,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控制各种农林植物叶螨、蓟马等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捕食量大、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优秀的捕食螨。其特性特征见附录A。
2.2
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ovatus(Troupeau)
属蜱螨亚纲Acari,粉螨科Acaridae,是常见的贮藏物螨类,以食物碎屑、腐败有机物及霉菌等为食。其特征见附录B。
2.3
饲养料Culturemedium
用于饲养椭圆食粉螨和提供巴氏新小绥螨栖息、活动、捕食和繁殖场所的基质,如麦麸、稻糠等粮食加工下脚料。
2.4
病螨Sickmites
被病菌感染的螨,表现为爬行迟缓,体色变暗,腹部肠道白色、排泄孔粘有排泄物。2.5
活动态螨Activestagesofmites
处于存活状态的幼螨、若螨和成螨。
2.6
肉食螨Cheyletidae
生活在贮藏物、枯枝落叶和动物巢穴中,以螨类和幼小昆虫等为食,是捕食螨生产中最重要的污染螨类。其特征见附录C。
2
DB13/T1852—2013
3人工繁育条件要求
3.1场地选择
应选择在巴氏新小绥螨有大量应用前景的地区,水、电齐全,交通便利。厂房应为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性能的独立建筑,周围植物稀少或可严密隔离。
3.2生产车间
3.2.1组成
由椭圆食粉螨种螨室、椭圆食粉螨生产车间、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巴氏新小绥螨生产车间、消毒车间、质量检测室、包装车间、恒温冷藏库、原材料库组成。
3.2.2分区
生产车间划分为A、B、C3个区,A区包括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巴氏新小绥螨生产车间,椭圆食粉螨种螨室、椭圆食粉螨生产车间,其中巴氏新小绥螨种螨室及其生产车间,设置为A1区,椭圆食粉螨种螨室及其生产车间设为A2区,A1与A2区间隔5m以上,并加双层密封门隔离。B区包括消毒车间、质量检测室、包装车间。C区包括恒温冷藏库、原材料库,与B区相隔10m以上,并有密封门隔开。
3.3配套设施与防污染系统
3.3.1通风系统
在A区和B区安装新风通风设备(内置杀菌装置),通风口用300目纱网隔离。
3.3.2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
在A区配置控温、控湿系统,使A区保持恒温、恒湿状态。
3.3.3防污染系统
在A区建立防污系统和操作程序。
3.3.3.1隔离水槽
车间内设置水槽,水槽高15cm、宽和长都大于多层饲养架,将多层饲养架置于水槽内,槽内注满10%Nacl水溶液(或5%的洗涤液),15d置换1次。
3.3.3.2饲养器隔离
饲养器盖需设有300目纱网通气孔,以避免肉食螨等有害螨虫进入饲养料。
3.3.3.3生产车间消毒
每年饲养工作开始之前15d,用甲醛对车间进行熏蒸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并喷洒杀虫杀螨剂;生产过程中,间隔30d用300mg~600mg/kg的呋喃唑酮或300mg~400mg/kg氟哌酸对车间进行均匀喷雾,防止饲养的螨类出现病菌感染。
3.3.3.4原材料消毒
饲养料存放在位于C区的原材料库中,在B区消毒后,方可进入A区。
DB13/T1852—2013
3
3.3.3.5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进入A区时要更换工作服,使用A区专用工作服。A区专用工作服经消毒后,储存于消毒柜中备用。
3.3.3.6生产用水全程使用无菌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