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价值意蕴.docx

发布:2025-06-04约4.2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价值意蕴

摘要: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化延续。礼仪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成果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的精神面貌。在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视野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始终要把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与高校思政工作同向并行、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成效的几个实践维度。大学生礼仪教育最终见实效,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的合力推动。

关键词: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大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崭新形态,立足世界文明的历史演进,彰显了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中国智慧。精神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新时代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具有独立的文化品格和思想指向,是对人的主体意识及主体地位的充分体认与尊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和立场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素质提升的不懈追求。礼仪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修己、待人、接物的根本原则,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的调节器和加速器。礼仪在新时代培养中国公民文明、平等、法治、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涵养公民道德素养及家国情怀,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和践行者,其道德修养、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作为将大学生个体引入文明轨道的有效途径,礼仪教育在新时代无疑起着赓续“礼仪之邦”美誉、展现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成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厚植人文情怀、提升道德修养、扩充国际视野并夯实当下及未来中国的文明根基。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从当前社会背景看,大学生礼仪教育是根据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大学生传授礼仪知识,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文明素质,最终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活动。简言之,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以礼仪文化为核心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思想和教育体系。在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下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既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当今中国青年力量,最终夯实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第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未来中国公民集体形象。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丰富的德育内涵,是避免大学生礼仪教育流于表面化与形式化、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保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公民个体形象汇聚而成的民族图像,每一位公民展示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形象都在塑造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声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是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態的展示者和代言人。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形象代表,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优化大学生行为、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升其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彰显和强化当代中国公民正直善良、文明谦和、积极乐观的国际形象。

第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气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多元文化交织中保持“我之为我”的独特表征,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强大底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坚守中华民族精神气节与品格的信心与决心。大学生礼仪教育不仅是青年群体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帮助青年群体积蓄干劲、凝心聚力,为未来中国发展筑牢精神之基的可行方案。

第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和国际视野,厚植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信念。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取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憧憬并致力于创造物质生活充裕、道德境界高尚的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当今中国人民“天下观”的体现。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除了坚持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为根,还应积极借鉴和学习他国文化之精华,为大学生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