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课件.ppt
6.寫景式插花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幽靜”王路昌作引自蔡仲娟主編《中外現代花藝——花之韻作品精選》第五節中國古典插花的花形及意念我國從先秦的秉花、佩花、花束開始,到緊隨之後的用容器以水養花的插花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至唐宋年間,瓶(盆)插花逐漸成型,其花型可從哲理與意境方面分類,主要花型有以下幾種:理念花、心象花、自由花、寫景花、籃花一、理念花宋代“理學”興起,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人們將花人格化,以花的品格寓意人倫教化成風尚,故有“理念花”的花型。“理念花”內容重於形式,插花作品是作為社會倫理道德教育的工具。花型以瓶插花為主,多選些屈曲蒼勁而扶疏向上的木本枝條為主體,下部配以草花和葉,花材多以松、柏、竹、桂、山茶等名貴素雅並象徵吉祥、真正具有君子風範的花材,影射人格、哲理。如用十種花則稱十全。花型結構嚴謹、隆盛典麗,多見於宮廷或貴族的廳堂擺設,以顯其權勢威嚴和富有。理念花“十全圖”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二、心象花心象花盛行於元代,戰亂年代的文人插花有禪悟之意。心象花與理念花決然不同,不以品格理念為內容,亦不是寓教於花,而是借花明志、借花消愁或表達內心的祈望,頗具抽象之藝術美。花材隨意性頗大,諸如竹、桂、蓮、佛手、靈芝等等富有象徵性或具神韻者皆可入選。造型不固定,但多以直立或瓶插為主,以簡潔、線條活潑居多,創作浪漫,不受拘束。仿元代心象花作品“福壽雙全,平安連年”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三、自由花自由花乃典型的文人插花,如果說心象花具有禪意,則自由花更能表現文人的個性。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人的藝術創作起著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人墨客多為時勢所迫而放蕩江湖,寄情於山水花草之間,從大自然中觸發自己的創作靈感。歷代著名的文人無不善於賦詩作畫或揮毫書法,同時也對花草寄以深情,不少對插花都極有研究,並將畫理與書法的架構佈局的要領運用於插花中。自由花花型雖無定型,自由發揮但佈局卻講求章法,合符比例,注重俯仰高下,疏密斜正,不繁不瘦,有如畫苑佈置,追求自然神韻,起把緊密,以顯生機。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
第一節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一、自然之“真”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二、人文之“善”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三、藝術之“美”包括素材美、佈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佈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佈置為妙”。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豔而不俗、雅而不淡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第二節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近,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二、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一)重視線條的應用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二)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三)虛實結合,剛柔相濟1.疏密有致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2.濃淡適宜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3.留空白如盆景式插花,一側佈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空白出餘韻。(四)呼應關係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繫,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五)對比關係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