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病针灸临床优势与诊疗特色.ppt

发布:2025-06-06约5.6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异病同穴所谓异病同穴,是指不同的病症,常可用同一主穴。临床体会,异病同穴除了用于一般针灸书籍所载的属同一主治范围而不同的病症外,还可用于以下二种情况:一是指属于相同或相近部位上的不同病症。如新明穴,既可用于治疗相同部位不同的眼底疾病,其针感强烈,具有益气化瘀明目作用。实践中发现,还对其他的面部病症如难治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亦有满意疗效。另一为处于同一经脉或相邻经脉的不同病症。如天柱穴,天柱前对眼球,足太阳又源出眼区,所以天柱与眼球关系密切,具有通窍明目,清瘀散结之功能,可疏导眼部气血之凝聚,是治疗眼底病要穴。(二)异病同方所谓异病同方,指不同的病症应用同一基本方。著者临床体会,多用于病位及病机均较一致者。如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Stargardt病(青少年黄斑变性)等是不同的眼底病,虽然这些眼底病表现为异样的眼底表现,体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但其病位相同,均在眼底,病机均为眼络脉道气血不和,瘀滞失畅,精微不能上输入目,目窍失于濡养。故治疗都可选用调整目系气血,疏通眼底脉络的方法,达到血脉通利,濡养神珠目的。对这些难治性的眼底病总结出一个基本方,即:新明1穴、风池、上睛明、球后、丝竹空、攒竹。此基本方,以中取和近取相互配合运用,能起到通畅气血,濡养神珠的作用,使目明而充沛,视物清彻明亮。(三)异病同法异病同法,这里系指不同的病症同一种独特的刺法或手法。我临床体会较深的有以下二法:一是透穴法:本法著者常用于同一病位的不同病症。如难治性眼肌痉挛、眼外展肌麻痹、眼型重症肌无力症和视疲劳是表现不同症状的外眼病症。常采用攒竹透上睛明、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鱼腰的三透为主,有助于提高针刺疗效。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可直接沟通表里阴阳经气,加强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经穴与脏腑之间的联系,能促使阴阳经气通接。二是气至病所手法。由于眼病,主要是难治性眼病,著者十分强调采用气至病所手法。即运用手法,促使针感往眼区或附近放散。此法主要用于耳后的新明、翳明,颈部的天柱、上天柱、风池等穴。著者长期的经验表明,气至病所手法的运用,对促进眼病,特别是眼底病疗效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四)同中有变异病同治法实际上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的,其中证是决定治疗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证同治亦同的意思。异病虽可以同证,但由于所处病种不同,其证候的临床表现并非完全相同。虽然其证同治亦同,但结合具体疾病,其理法方穴仍应同中有变。因此,所谓异病同治,在具体应用于临床时,须掌握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异病同穴,是指所选的主穴而言,即使是同用一穴还有操作方法上的不同。例如新明1穴,虽然同时治疗眼底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但其针刺方向和手法操作上有所不同的差异。二是异病同方,是指基本方相同而言。眼底病,著者虽强调用上述的固定处方,但毕竟是不同的眼病,不仅症状不同,而且其本质仍有所差异,所以著者在此固定组方的基础上增加不同配穴。如视神经萎缩加上睛明、上明;视网膜色素变性加翳明;黄斑变性加上天柱、承泣(与球后交替使用);视网膜血管阻塞加太阳、新明2,等等。三是异病同法,也是指大的方法而言,具体操作时则须因不同的而有所变化。同样是透刺法,有透刺距离和针数的区别;同样是气至病所手法,不同穴位,如新明、风池、上天柱等的手法各不相同。总之,针灸法和中医的所有疗法一样,只有充分把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病机所在,准确选择穴位、处方、治法,才能切中要害,取得疗效。三、选穴处方讲究突出重点我们在这方面经验有以下二条。(一)选穴时,推崇奇穴新穴。古籍中所载眼部穴仅只睛明、承泣二穴,还分别被列为禁针禁灸之穴。近半个世纪来,医学同行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外奇穴新穴,包括一些眼区穴如球后、上明、上睛明、上健明等,和一些非眼区穴如新明穴。(二)组方时,中取为主,结合近取,配合远取。所谓中取,是指离病位较近的部位取穴;近取,是指局部取穴,远取,即远道取穴。这一组方方法是相当于以中取效穴为君穴、近取效穴为臣穴,远取效穴为佐使穴。著者在临床中发现,特别是在一些急难病的治疗中,此配穴法如能运用得好,中取往往最为有效。四.治疗重视综合方术所谓综合方术,应当包括二大类,一是指不同的刺灸法的结合,如体针、艾灸、耳针、拔罐等等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结合;二是指针灸和其它疗法如中西医药物、心理疗法、物理疗法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在综合不同的方术时,首先,必须考虑是否能取长补短。如眼底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要求数月以上,对一些遗传性眼底病甚至要数年、十数年。为了使患者能坚持,我们多采取延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