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周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考试题带答案分析.docx
2024年陕西省周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答案:A
分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他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其代表作有《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
2.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案:B
分析: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条例》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是对教师资格条例的具体实施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不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教师的教学目标
D.学生的学习目标
答案:D
分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范畴。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答案:D
分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也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教师并非主要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些更多是科研人员的工作。
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答案:C
分析: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D
分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7.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答案:A
分析: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维持班级秩序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形成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主要功能。
8.学生学习“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时,进行的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下位学习
答案:B
分析:命题学习是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反映了圆的直径和半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命题学习。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
9.小明在学习英语单词时,总是会把单词写在卡片上,随时随地进行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C
分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小明把单词写在卡片上随时随地记忆,是通过重复的方式来保持对单词的记忆,属于复述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