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高纯铟.pdf
行业标准《高纯铟》编制说明
(讨论稿)
一、工作简况
(一)立项的目的及意义
铟是一种银灰色,有光泽的低熔点、高沸点易熔金属,熔点156.61℃,沸点2060℃,在地壳中含量
极少,同时又很分散,主要伴生于铅锌矿等金属矿中。铟的质地极软且富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具有优良
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发展,是
半导体材料、低熔点合金、轴承合金等材料合成的重要原料。
我国现行高纯铟的产品标准(牌号5N、6N)为行业标准YS/T264-2012,该标准于2012年修订后
至今已经11年。现阶段,高纯铟主要用于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相关产业,在铜铟镓硒薄膜电池
行业,也会使用纯度为99.995%(4N5)、99.999%(5N)、99.9999%(6N)的高纯铟进行生产,同时对
Fe、Al、Pb、Zn、Sn、Mg、As、Ag、Ni等杂质提出控制要求。在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磷化铟(InP)
单晶主要用于光电子和微波器件,其中,光电子器件用的低阻InP单晶片,原料要求使用6N高纯铟;
微波器件用半绝缘InP单晶片,对原料要求更高,需7N以上的高纯铟才能满足要求,同时对于可能影
响晶片迁移率、载流子浓度的Fe、S、Sn、Cu、Pb、Sb、Bi等杂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下游用
户使用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些杂质含量的要求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左右,用户强烈要求生产商能够以更高
的标准要求规范、严格、统一的组织生产,适应下游客户更高标准的需求。
修订后的标准对现行高纯铟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进行更为科学的规定,使之与客户的需求发展
相适应,可作为高纯铟研制、生产单位的依据、使用单位的选用和采购依据、检验机构的检验和试验依
据,促进高纯铟的推广应用。
(二)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工信厅科【2022】9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2022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
委【2022】102号”《关于转发2022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精神。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修订《高纯铟》行业标准的任务,计划编号为
2022-0082T-YS,项目完成年限为2023年,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标准
《高纯铟》由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朝阳金美镓业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三)主要起草单位概况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是具有集锡、锌、铜、铟等有色金属资源
探采、选冶、深加工以及新材料研发、贸易纵向一体化产业格局的世界锡行业龙头企业,是中国有色金
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和锡业分会会长单位、国际锡协董事会成员,拥有锡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以
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拥有世界锡行业从探采到高端研发的一体化全产业链。锡、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
其中锡资源储量90万吨,占全球10%;铟资源储量6000吨,占全球30%。云锡研发、生产的高纯铟产
品纯度从99.999%-99.99999%(5N-7N),已建成年产20吨高纯材料产线,为化合物半导体、红外探测、
半导体制冷、太阳能、集成电路芯片及靶材等提供稳定可靠的核心原材料。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4
人,其中64人享受特殊津贴。有博士生导师5人。近年来先后取得了4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
52项、省部级404项、国家专利122项。
云锡有多个分析检测平台,设备总投资1亿多元。各平台技术力量雄厚,从事分析测试的技术人员
高级职称30多人,中级职称100多人,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
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转靶多晶X射线衍
射仪、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等大型设备100多台(套)。
云锡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制、修订了122个国家标准,36个行业标
准。其中,有27个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7个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个标准分别获中国有色金
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有多个标准填补了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