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及防治PPT课件.pptx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汇报人:
CONTENTS
玉米病虫害概述
01
玉米常见病害
02
玉米常见虫害
03
病虫害的识别与危害
04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05
玉米病虫害概述
01
病虫害定义
病虫害的生物学基础
病虫害是由特定的病原菌或害虫引起的农作物损害现象,具有生物学特异性。
病虫害的经济影响
病虫害会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病虫害的生态效应
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会改变农田生态平衡,影响其他非靶标生物的生存。
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
害虫啃食和病原体感染会损害玉米粒,降低玉米品质,减少市场价值。
品质下降
病虫害可导致玉米植株死亡或生长受阻,显著降低玉米产量,影响农民收入。
产量损失
玉米常见病害
02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由真菌引起,主要病原体包括玉米柄锈菌和玉米叶锈菌。
锈病的病原体
锈病通过风和雨水传播孢子,感染健康的玉米植株,导致病害扩散。
锈病的传播途径
感染锈病的玉米叶片会出现黄色或橙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萎,影响产量。
锈病的典型症状
定期喷洒杀菌剂,清除田间杂草,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锈病的有效方法。
锈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主要表现为叶鞘和叶片上的云纹状病斑,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死。
病害特征
合理密植、轮作倒茬,发病初期使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防治措施
纹枯病由真菌引起,通过风雨和土壤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易爆发。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由真菌引起,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感染叶片。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大斑病可导致玉米减产,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植株死亡。
影响与危害
病斑呈长椭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症状识别
采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玉米小斑病
玉米锈病由真菌引起,常见的有玉米柄锈菌和玉米叶锈菌。
锈病的病原体
01
02
03
04
锈病主要通过风和雨传播孢子,孢子落在玉米叶片上萌发感染。
锈病的传播途径
感染锈病的玉米叶片会出现黄色或橙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萎。
锈病的典型症状
定期喷洒杀菌剂,清除田间杂草,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病原体的存活。
锈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虫害
03
玉米螟
病虫害可导致玉米植株死亡或生长受阻,显著降低玉米产量,影响农民收入。
产量损失
01
害虫啃食和病原体感染会损害玉米粒,降低玉米品质,减少市场价值。
品质下降
02
地下害虫
病虫害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害虫引起的植物健康问题,如玉米锈病和玉米螟。
01
病虫害的生物学基础
病虫害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如玉米丝黑穗病。
02
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通过观察作物的叶片、茎秆和果实的异常变化来识别病虫害,如玉米叶斑病的斑点。
03
病虫害的识别与监测
蚜虫
玉米大斑病由真菌引起,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感染叶片。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01
病斑呈长椭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症状识别
02
大斑病可导致玉米减产,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植株死亡。
影响与损失
03
采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综合防治。
防治措施
04
蚕食性害虫
01
玉米纹枯病主要表现为叶鞘和叶片上的云纹状病斑,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死。
02
纹枯病由真菌引起,通过风雨和土壤传播,高温高湿环境下易爆发。
03
防治纹枯病需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体,并使用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
病害特征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识别与危害
04
病害识别方法
病虫害可导致玉米植株受损,影响光合作用,最终造成玉米产量显著下降。
产量下降
害虫啃食和病原体感染会损害玉米粒,导致商品品质下降,影响市场价值。
品质降低
虫害识别方法
锈病的病原体
玉米锈病由真菌引起,主要病原体包括玉米柄锈菌和玉米叶锈菌。
锈病的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锈病需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适时喷洒杀菌剂。
锈病的传播途径
锈病的识别特征
锈病通过风和雨传播孢子,感染玉米植株,导致叶片和茎秆出现锈斑。
玉米感染锈病后,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橙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锈色斑块。
病害的危害程度
玉米大斑病由真菌引起,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感染叶片。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病斑呈长椭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症状识别
大斑病可导致玉米减产20%以上,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影响与危害
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必要时使用杀菌剂防治。
防治措施
虫害的危害程度
病虫害是由特定的病原体或害虫引起的农作物损害现象,具有生物学特异性。
病虫害的生物学基础
01
病虫害按病原体类型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线虫性等;按害虫种类分为鳞翅目、鞘翅目等。
病虫害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