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及系统基本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docx
电力系统分析及系统基本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设备不属于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
A.发电机
B.变压器
C.测量仪表
D.断路器
答案:C。一次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生产过程的高压电气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测量仪表属于二次设备,用于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2.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不包括()
A.中性点直接接地
B.中性点不接地
C.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D.中性点经电容器接地
答案:D。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
3.同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同级电网电压()
A.高5%
B.低5%
C.高10%
D.低10%
答案:A。为了补偿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同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同级电网电压高5%。
4.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比()
A.正序阻抗大于负序阻抗
B.正序阻抗小于负序阻抗
C.正序阻抗等于负序阻抗
D.无法确定
答案:C。对于静止元件(如输电线路、变压器等),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是相等的。
5.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
A.由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分量组成
B.只有短路电流分量
C.由电源电势和短路回路总阻抗决定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由电源电势和短路回路总阻抗决定,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
6.潮流计算中,已知节点注入功率和节点电压幅值的节点是()
A.PQ节点
B.PV节点
C.平衡节点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PV节点是已知节点注入有功功率P和节点电压幅值V的节点;PQ节点是已知节点注入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节点;平衡节点是已知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的节点。
7.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减小导线电阻
B.增大导线电容
C.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D.提高导线的机械强度
答案:C。采用分裂导线可以增大导线的等效半径,从而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8.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A.有功功率的平衡
B.无功功率的平衡
C.电压的高低
D.网络的结构
答案:A。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有功功率的平衡,当有功功率不平衡时,系统频率会发生变化。
9.以下哪种调压方式属于逆调压()
A.高峰负荷时降低电压,低谷负荷时升高电压
B.高峰负荷时升高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电压
C.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时电压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逆调压是指在高峰负荷时升高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电压,以保证用户端电压的质量。
10.电力系统中,备用容量按其作用可分为()
A.热备用和冷备用
B.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
C.有功备用和无功备用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电力系统中的备用容量按其作用可分为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
11.同步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是()
A.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角差为零
B.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序相同
C.电压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相序相同
D.频率相等、相角差为零、相序相同
答案:A。同步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是电压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角差为零。
12.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系统中()
A.只有正序分量
B.只有负序分量
C.只有零序分量
D.同时存在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答案:D。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时,系统中会同时存在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13.变压器的参数中,反映变压器铜损耗的是()
A.电阻
B.电抗
C.电导
D.电纳
答案:A。变压器的电阻反映了变压器绕组的铜损耗。
14.以下哪种故障属于电力系统的横向故障()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接地短路
C.三相短路
D.以上都是
答案:D。电力系统的横向故障是指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等。
15.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不包括()
A.波过程
B.电磁暂态过程
C.机电暂态过程
D.热暂态过程
答案:D。电力系统的暂态过程包括波过程、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
16.输电线路的波阻抗与()有关
A.线路长度
B.线路的几何结构和材料
C.线路的运行电压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输电线路的波阻抗只与线路的几何结构和材料有关,与线路长度和运行电压无关。
17.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主要影响()
A.系统频率
B.系统电压
C.系统的稳定性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主要影响系统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