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PPT课件:第5章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pptx
第5章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学习目标】了解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概念,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目的;熟悉建设工程产品的特点,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成因,成因分析方法,工程质量处理方案确定及鉴定验收;掌握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程序,工程质量事故特点、分类,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等。通过学习能够处理一般的工程质量事故。
5.1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及处理
产品的固定性与生产的流动性
产品的社会性及生产的外部约束性
产品的形体庞大,生产周期长
建设工程质量的特性
1.适用性
2.耐久性
3.安全性
4.可靠性
5.经济性
6.与环境的协调性
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
(1)影响因素多
(2)质量波动大
(3)质量差异大
(4)质量隐蔽性
(5)终检局限大
(6)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1)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察失真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5.1.3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1)当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在萌芽状态,应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更换不合格材料、设备或不称职人员,或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
(2)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已出现时,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要求其对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处理,并采取足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后,填报“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单位。
(3)当某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工以后,出现不合格项,监理工程师应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监理工程师应对其补救方案进行确认,跟踪处理过程,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否则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或分项的施工。
(4)在交工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指令施工单位进行修补、加固或返工处理。
5.2工程质量事故特点及分类
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
复杂性
严重性
可变性
多发性
5.2.3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1)一般质量问题。由于施工质量较差,工程质量达不到验收要求,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为一般质量问题。
(2)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
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3)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4)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
1)工程倒塌或报废。
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5)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5.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和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①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②具有法律效力的,得到有关当事各方认可的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委托合同、材料或设备购销合同以及监理合同或分包合同等合同文件
③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
④相关的建设法规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并要求停止进行质量缺陷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同时,要求质量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并于24h内写出书面报告。
(2)监理工程师在事故调查组展开工作后,应积极协助,客观地提供相应证据,若监理方无责任,监理工程师可应邀参加调查组,参与事故调查;若监理方有责任,则应予以回避,但应配合调查组工作。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3)当监理工程师接到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技术处理意见后,可组织相关单位研究,并责成相关单位完成技术处理方案,并予以审核签认。
(4)技术处理方案核签后,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必要时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施工质量进行监理,技术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应进行旁站,并会同设计、建设等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认可。
(5)对施工单位完工自检后报验结果,组织有关各方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应进行处理结果鉴定。要求事故单位整理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并审核签认,组织将有关技术资料归档。
(6)签发“工程复工令”,恢复正常施工
5.4工程质量处理方案确定及鉴定验收
工程质量事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