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六章.pdf
内容串讲(以第六章为例)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作为此课程的第二章,主要对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介绍,希望学员们能掌
握本章内容并能树立关于设计史论知识的初步鉴赏和辨别能力。从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
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六章色彩设计基础
6.1色彩的概念
6.2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6.3色彩的功能
6.4色彩语义的生理心理理论
6.5产品色彩的视觉语义性
6.6色彩语义与图形
6.7色彩语义与产品设计
第六章色彩设计基础
6.1色彩的概念
我们眼前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夏日的海滨,碧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人们身上五颜六色的装束,
使绚丽的色彩环境更加优美,更加欢快;因为有了色彩,—切显得那么和谐与自然。光,色彩的
主宰;光,给世界带来了色彩,光一,色彩即随之暗淡乃至消逝。色彩的奥秘一直是人们潜心探索
的重大课题。然而直至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光分解成七色光谱,人们才逐渐开始揭示色彩的奥秘。
牛顿的发现打开了科学地认识色彩的大门,于是人们对于自然光有了一个可靠的认识:
1.正常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混合,而在自然光照下的多种色彩只不
过是对一定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例如红色,是对橙、黄、绿、青、蓝、紫的吸收,而只反射出
红光。
2.七色光谱的颜色分布是有一定顺序的,这种顺序与波长排列有关,因而这种排列是协调的。而人
们按这个排列制作的色相环,才进一步确定了色相调和的基本规律。
3.经测定,组成白色可见光的各种色光的波长是不一样的,红色光波长为700—610毫微米,橙光
是610—590毫微米,590—570毫微米波长的是波长为570—500毫微米的光是绿光,波长为500
—450毫微米的光是蓝光,波长为450—400毫微米的是紫光。
6.2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6.2.1色彩的分类
千变万化、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与黑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
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无彩色
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
上部等于零。(注: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
与白作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或降低明度。
有彩色系(简称彩色系)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
绿、青、蓝、紫色调部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
调。
6.2.2色彩的基本特性
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
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
1.色相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别的名称。
2.纯度(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申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
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3.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有彩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色相而
无纯度和明度的色是不存在的,只有纯度而无色相和明度的色也是没有的。因此,在认识和应用色彩时,
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
6.3色彩的功能
6.3.1色彩的认知功能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是一个色彩的世界。色彩这位自然的化妆师把一切自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