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注意事项.docx
施工测量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议DZS3-1及配套的水准尺做为沉降观测仪器。
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水准点进行,现场水准点不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每栋楼根据现场设置的3个专用水准点进行校核。
3结构的沉降及位移变形观测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结构进行观测,以检查结构变形。如发现超过允许值的沉降变形,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3.1沉降观测的次数
eq\o\ac(○,1)基础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结构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同时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
eq\o\ac(○,2)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应立即进行观测或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在某一段时间内,若沉降量较大,应对观测次数进行加密。
eq\o\ac(○,3)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3.2工作要求:
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四固定:
eq\o\ac(○,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eq\o\ac(○,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eq\o\ac(○,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eq\o\ac(○,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观测路线固定,外界条件固定。
4观测点的布置
4.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4.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结构外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mm)。
4.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5观测与成果整理
沉降观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妥善保存,
在观测点布置完毕之后,即进行沉降观测以首次观测成果做为初值,每次观测后的成果均与首次成果比较,计算沉降量,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的成果表中。
图*临时型沉降观测标志图*永久型沉降观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