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中心护士三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内镜中心护士三基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内镜消毒灭菌方法是错误的()
A.胃镜、肠镜采用高水平消毒
B.支气管镜采用中水平消毒
C.腹腔镜、关节镜采用灭菌处理
D.活检钳必须灭菌处理
答案:B。解析:支气管镜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而不是中水平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是指与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或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高水平消毒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2.内镜清洗消毒室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通风良好
B.多台内镜可在同一清洗槽清洗
C.配备相应的清洗消毒设备
D.划分清洗消毒工作区域
答案:B。解析:为防止交叉感染,每一条内镜应在专用的清洗槽内清洗,不能多台内镜在同一清洗槽清洗。通风良好可保证清洗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配备相应的清洗消毒设备是进行有效清洗消毒的基础;划分清洗消毒工作区域有助于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清洗消毒质量。
3.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前,护士应告知患者至少禁食()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答案:B。解析:一般胃镜检查前患者需禁食4小时,以保证胃内空虚,便于观察胃黏膜情况,减少检查时的误吸风险。如果患者进行的是无痛胃镜检查,禁食时间可能需要延长至6-8小时。
4.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常用的药物不包括()
A.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B.硫酸镁
C.甘露醇
D.奥美拉唑
答案:D。解析: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并非肠道准备用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甘露醇都可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通过导泻作用清洁肠道,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5.内镜检查后,患者出现咽部疼痛,护士应指导患者()
A.立即进食
B.多饮水
C.用力咳嗽
D.少说话、进温凉软食
答案:D。解析:内镜检查后咽部疼痛是由于检查过程中内镜对咽部的刺激所致。少说话可减少对咽部的进一步刺激,进温凉软食可避免食物对咽部的摩擦和刺激,有助于缓解疼痛。立即进食可能会加重咽部不适,用力咳嗽会增加咽部压力,不利于恢复,多饮水对缓解咽部疼痛效果不明显。
6.下列关于内镜中心感染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B.被污染的内镜应及时清洗消毒
C.清洗内镜的水可反复使用
D.定期对内镜及消毒设备进行微生物监测
答案:C。解析:清洗内镜的水应使用流动水,不可反复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人员操作时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可有效保护自身免受感染;被污染的内镜及时清洗消毒是控制感染的关键环节;定期对内镜及消毒设备进行微生物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隐患,保证消毒效果。
7.对于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应在()
A.消毒后、使用前
B.使用后、消毒前
C.清洗后、消毒前
D.任何时间均可
答案:A。解析:采样时间应在消毒后、使用前,这样才能准确反映内镜经过清洗消毒后的实际效果,判断是否达到了消毒灭菌的要求。使用后、消毒前采样只能检测到内镜被污染的情况,清洗后、消毒前采样不能反映消毒效果,任何时间均可的说法是错误的。
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内镜检查的禁忌证()
A.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B.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C.急性传染性肝炎
D.患者精神紧张
答案:D。解析:患者精神紧张一般不属于绝对禁忌证,可通过心理安抚、使用镇静药物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后进行检查。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内镜检查过程中的刺激;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进行内镜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急性传染性肝炎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这些情况都属于内镜检查的禁忌证。
9.内镜活检后,患者应注意()
A.立即剧烈运动
B.禁食24小时
C.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
D.自行拔除活检部位的敷料
答案:C。解析:内镜活检后,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这可能提示活检部位有出血等并发症。活检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一般禁食2-4小时即可,无需禁食24小时;活检部位一般无敷料,且患者不能自行处理相关部位,应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
10.超声内镜检查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判断消化道肿瘤的侵犯深度
B.发现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C.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形态
D.诊断胆道系统结石
答案:C。解析:超声内镜主要是利用内镜前端的超声探头对消化道及其周围器官进行超声扫描,重点在于判断消化道肿瘤的侵犯深度、发现消化道黏膜下病变以及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