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docx
《202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主要特征为间歇性夜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大量研究显示,OSA可引起和/或加重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SA与高血压也拥有多个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基础,治疗OSA有助于控制血压。
?流行病学
据估计,目前中国成年人中OSA患者有1.76亿。轻、中、重度OSA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59%、62%和67%。高血压患者中30%~50%合并OSA],在难治性高血压中OSA的患病率高达70%~85%。男性OSA患者多于女性,超重、肥胖患者中OSA更常见。与单纯高血压人群相比,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异常、内分泌激素紊乱、血压节律改变更多见,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肾脏损伤更为严重。
?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和OSA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多种遗传因素(有家族史者OSA患病危险性增加2~4倍,遗传倾向性可表现在颌面结构、肥胖、呼吸中枢敏感性等方面)和环境因素,其中常见的有:①增龄(成人OSA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女性OSA患病率在绝经期后显著增加);②肥胖(体重指数≥28kg/m2);③腰围超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颈围超标(颈围40cm);④血醛固酮水平升高;⑤长期饮酒(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
?OSA引起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可能机制
OSA引起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机制复杂且尚未充分明确,主要是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和与睡眠相关的气道功能改变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见图1。
?OSA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血压特点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均需明确诊断OSA。其血压有以下特点:①夜间血压增高和血压变异性增加,晨起高血压。②血压昼夜节律异常。24h动态血压可呈勺型、非勺型、反勺型和超勺型。③约30%OSA患者可表现为隐匿性高血压,可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明确。④多为难治性高血压,单纯药物降压效果差,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可提高降压效果。
?OSA的共病率及特点
心血管系统①冠心病:36%~63%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OSA,且更易发生夜间心绞痛或夜间心肌梗死。②心律失常:OSA患者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者中OSA患病率达50%~80%,心房颤动是OSA最常见的心律失常。③心力衰竭患者中OSA的患病率为50%~97%。心力衰竭与OSA共病会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neaindex,AHI)达到20次/h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合并OSA者约占40%。呼吸系统?OSA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支气管哮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在肺动脉高压中OSA检出率也高达70%~80%、难治性慢性咳嗽中OSA占40%。内分泌系统?易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皮质醇增多症共病。代谢系统肥胖与OSA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常合并糖脂代谢异常。OSA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消化系统65%~73%的OSA合并胃食管返流、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低氧性肝功能损害。脑血管病、神经及精神系统合并心理、认知障碍,包括抑郁、焦虑,认知功能下降,还可能合并脑卒中以及癫痫。泌尿生殖系统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合并OSA者占50%~60%,OSA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为8.2%~18.0%。半数的OSA合并夜尿增多,甚至遗尿。男性OSA患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风险增加;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中OSA可达48.9%;妊娠期发生重度OSA者高达27%,进而加重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其他可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青光眼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还与眼睑松弛综合征、视盘水肿、癌症等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OSA相关性高血压患者较不合并OSA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及内分泌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但是相关数据资料仍比较有限。
?OSA相关性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识别
(1)具有OSA症状和体征的高血压患者,包括:①症状,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晨起头痛、日间困倦乏力,夜尿增多、失眠、认知功能下降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甚至性格改变、行为异常。②体征,肥胖、上气道解剖异常,如下颌后缩,鼻道畸形、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等。(2)难治性高血压,或血压节律呈非勺型或反勺型改变的高血压患者。(3)高血压合并以下临床情况:夜间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