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pptx

发布:2025-05-27约1.84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

20XX

汇报人:

目录

01

草莓设施栽培环境

02

草莓种植技术

03

病虫害防治

04

草莓收获与管理

草莓设施栽培环境

PART01

温室类型选择

单栋温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小规模草莓种植,便于管理。

单栋温室

连栋温室空间大,温度均匀,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连栋温室

薄膜温室透光性好,成本较低,但保温性能不如玻璃温室,适合温暖地区。

薄膜温室

玻璃温室透光性好,保温性能强,适合寒冷地区或冬季草莓生产。

玻璃温室

环境调控技术

利用湿帘和喷雾系统控制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同时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促进草莓健康生长。

湿度管理

通过加热和通风系统调节温室温度,确保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促进果实成熟。

温度控制

土壤与基质准备

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确保草莓根系健康生长。

选择适宜的土壤

通过蒸汽消毒或化学药剂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保障草莓健康。

土壤消毒处理

采用草炭、蛭石等混合基质,以提供草莓生长所需的适宜pH值和营养。

基质配比优化

01

02

03

草莓种植技术

PART02

品种选择与育苗

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草莓品种,如红颜、甜宝等,以适应不同气候和市场需求。

选择适宜品种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穴盘播种,确保出苗整齐,为后续育苗打下良好基础。

种子处理与播种

配制富含有机质和必要营养元素的营养土,为草莓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营养土配制

在温室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换气,确保草莓幼苗健康生长。

温室育苗管理

栽培方式与密度

高架栽培

高架栽培可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通常每平方米种植6-8株草莓。

地床栽培

地床栽培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种植,一般每平方米种植10-12株草莓。

水肥管理技术

高架栽培

地床栽培

01

高架栽培可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每亩地种植密度约为1500-2000株。

02

地床栽培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种植,每亩地种植密度约为2500-3000株。

植株调整与整形

通过加热和通风系统调节温室温度,确保草莓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

温度控制

01

利用湿帘和喷雾系统控制湿度,防止过高湿度导致的病害和果实腐烂。

湿度管理

02

病虫害防治

PART03

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草莓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以保证根系健康生长。

01

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

使用草炭、蛭石等混合物作为基质,需进行高温消毒处理,预防病害。

02

基质的配制与消毒

调整土壤pH值至5.5-6.5,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确保草莓生长所需营养。

03

土壤pH值和营养调整

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

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的草莓品种,如红颜、甜宝等,是确保高产优质的关键。

选择优质品种

01

采用匍匐茎繁殖或组织培养法进行草莓育苗,以保证苗木的健康和纯度。

育苗方法

02

苗期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苗期管理

03

在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测试品种的适应性,以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草莓品种。

品种适应性测试

04

生物防治与综合管理

单栋温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小规模草莓种植,便于管理和采光。

单栋温室

01

02

03

04

连栋温室空间大,可实现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温度和湿度的均匀分布,提高草莓产量。

连栋温室

薄膜温室成本经济,搭建和拆卸方便,适合季节性种植草莓,但保温性能相对较差。

薄膜温室

智能温室配备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可实现精准调控,适合高品质草莓的全年生产。

智能温室

草莓收获与管理

PART04

成熟度判断与收获

通过加热和通风系统调节温室温度,确保草莓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

温度控制

利用湿帘和喷雾系统控制湿度,防止病害发生,同时促进草莓健康生长。

湿度管理

采后处理与贮藏

单栋温室

单栋温室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小规模草莓种植,便于管理。

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透光性好,保温效果佳,适合高品质草莓生产,但能耗较高。

连栋温室

薄膜温室

连栋温室空间大,温度均匀,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初期投资较高。

薄膜温室成本经济,搭建快速,适合短期作物栽培,但耐久性较差。

产量与品质评估

高架栽培可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每亩地种植密度约为1500-2000株。

高架栽培

01

地床栽培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种植,每亩地种植密度约为2500-3000株。

地床栽培

02

谢谢

汇报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