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护士试题库(附答案).docx
心外科护士试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体外循环手术中,预充液中加入碳酸氢钠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酸碱平衡
B.增加血液渗透压
C.降低血液黏稠度
D.预防感染
答案:A
解析:体外循环过程中易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加入碳酸氢钠主要是为了维持酸碱平衡。
2.心脏术后患者出现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升高、尿量减少,提示()
A.血容量不足
B.心功能不全
C.肾功能衰竭
D.血管扩张
答案:B
解析: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升高、尿量减少是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静脉淤血。
3.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为预防吻合口血栓形成,应常规使用()
A.抗生素
B.利尿剂
C.抗凝剂
D.血管扩张剂
答案:C
解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吻合口处有血栓形成的风险,使用抗凝剂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保证血管通畅。
4.法洛四联症的主要病理畸形不包括()
A.肺动脉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房间隔缺损
答案:D
解析:法洛四联症的主要病理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不包括房间隔缺损。
5.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体温超过()℃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A.37.5
B.38
C.38.5
D.39
答案:C
解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体温超过38.5℃时,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应采取降温措施。
6.体外循环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答案:B
解析:体外循环过程中,利尿剂的使用、血液稀释等因素可导致钾离子丢失,易出现低钾血症。
7.心脏术后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重点观察()
A.心率
B.血压
C.呼吸
D.尿量
答案:B
解析:血管活性药物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管张力,影响血压,因此使用时应重点观察血压变化。
8.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室性早搏
B.房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C
解析: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扩大,容易引起心房颤动,是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9.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预防感染
B.营养支持
C.心理护理
D.皮肤准备
答案:A
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疫力低下,术前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感染可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0.心脏术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应重点观察()
A.呼吸情况
B.心率变化
C.血压变化
D.伤口情况
答案:A
解析: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应重点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并发症。
二、多项选择题
1.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
A.出血
B.心律失常
C.感染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肺不张
答案:ABCDE
解析: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出血可能由于手术止血不彻底或凝血功能异常;心律失常与手术刺激、心肌损伤等有关;感染可发生在切口、肺部等部位;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体外循环、低灌注等因素有关;肺不张与患者呼吸功能受限、痰液排出不畅等有关。
2.体外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A.血泵
B.氧合器
C.变温器
D.滤器
E.监测系统
答案:ABCD
解析:体外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血泵(提供动力推动血液流动)、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变温器(调节血液温度)和滤器(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监测系统是辅助体外循环过程的,不属于基本组成部分。
3.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应注意()
A.低盐
B.低脂
C.高维生素
D.高纤维素
E.适量蛋白质
答案:ABCDE
解析: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低脂饮食可减少血脂升高,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饮食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适量蛋白质保证身体营养需求。
4.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的处理措施包括()
A.立即吸氧
B.膝胸卧位
C.给予吗啡
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应用普萘洛尔
答案:ABCDE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立即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膝胸卧位可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吗啡可镇静、减轻呼吸急促;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应用普萘洛尔可减慢心率,缓解肺动脉痉挛。
5.心脏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措施包括()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定时翻身、拍背
C.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D.雾化吸入
E.必要时吸痰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持心脏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定时翻身、拍背可促进痰液松动;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有助于痰液排出;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