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 黑麦草属》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5-25约7.37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地方标准

《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黑麦草属》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4-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6-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10-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11-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1-

七、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11-

八、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1-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2-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12-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7月25日印发的《关于下达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五批)的通知》(川市监函〔2023〕370号),批准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地方标准《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黑麦草属》。

(二)目的意义

黑麦草属(LoliumL.)系禾本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麦草属植物约有10种,主要分布在世界温度湿润地区,其中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为世界性栽培牧草,在我国也有广泛种植。黑麦草属牧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分蘖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丰富、根系发达,常被用来建植优质人工草地生产优质饲草和草山草坡及退化草地改良,也常被用作先锋植物,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随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黑麦草属牧草在四川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黑麦草的系统研究,登记了阿伯德多花黑麦草国家品种,并在茂县建立了阿伯德多花黑麦草种子生成基地,为了使黑麦草属牧草栽培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黑麦草的推广应用,2004年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起草制定颁布了《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1/T399-2004)》、《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1/T398-2004》、《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1/T400-2004)》、《多花黑麦草牧草生

-2-

产技术规程(DB51/T401-2004)》,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已在四川及长江流域广泛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023年对这些标准进行了复审,专家认为这些标准在四川广大地区适用,具有普遍性,但是标龄超过10年,加上《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1/T400-2004)》已有行业标准《禾本科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多花黑麦草(NY/T2892-2016)》,为进一步推动黑麦草属牧草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黑麦草属牧草和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同时,为适应现代标准化体系的规范和管理,建议将《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1/T399-2004)》、《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1/T398-2004》、《多花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1/T401-2004)》3个标准进行整合修订为《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黑麦草属》。该标准适用于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牧草和种子栽培管理,该标准的整合修订对规范黑麦草属牧草标准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作过程

1、成立起草小组

项目下达后,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于2023年10月,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组织牧草育种、栽培、草种生产和推广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修订工作进行分工,制定了标准编制大纲和编制计划,明确任务职责和时间进度,以确保修订工作能顺利完成。

2、起草阶段

2024年1月-8月,项目负责人组织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3-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认真研读《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1/T

399-2004)》、《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1/T398-2004》、《《多花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B51/T401-2004)》3个标准的原有内容。整理总结近20年来我院对黑麦草属栽培技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广泛调研、咨询,收集和查阅相关黑麦草属牧草栽培技术资料,结合黑麦草属牧草特有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四川省的自然条件,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和资料,对黑麦草属牧草栽培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整理,形成了本技术标准的初稿。2024年9-12月,标准起草组对标准初稿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阶段

2025年1月,《禾本科牧草栽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