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329)基础知识新考纲精练试题解析(2025年).docx

发布:2025-05-25约4.4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级329)基础知识新考纲精练试题解析(2025年)

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1.下列选项中,体现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B.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C.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D.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此题主要考查阴阳对立制约的概念。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体现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一方过于强盛会对另一方产生克制,导致其受损。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的是阴阳的相互转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的是阴阳互根互用;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体现的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

2.以昼夜分阴阳,后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一天之中,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前半夜阴气渐盛,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气渐消,阳气渐长,所以后半夜为阴中之阳。阳中之阳是指白天上午,阳中之阴是指白天下午,阴中之至阴一般指脾。

五行学说

1.下列属于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

A.木旺乘土

B.土虚木乘

C.木火刑金

D.水不涵木

E.土侮木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不涵木是指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属于水生木关系的异常,是相生关系的传变。木旺乘土、土虚木乘是木对土的相克关系异常,属于相乘传变;木火刑金是肝火犯肺,属于相侮传变;土侮木也是相侮传变。

2.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肝

B.心

C.脾

D.肾

E.以上都不是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肺在五行属金,火克金,心在五行属火,所以肺的所不胜是心。

藏象学说

1.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的生理功能()

A.主血脉

B.主神明

C.开窍于舌

D.其华在面

E.主统血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血脉和主神明。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也是心的生理特性相关内容。而主统血是脾的生理功能,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液逸出脉外的作用。

2.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肝主疏泄、主藏血;心主血脉、主神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中医诊断学部分

望诊

1.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

A.肾虚

B.水饮

C.寒证

D.瘀血

E.痛证

面色黧黑且肌肤甲错是瘀血内阻的典型表现。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于濡养,导致肌肤甲错;瘀血内停,可使面色呈现黧黑。肾虚可见面色黧黑,但一般无肌肤甲错表现;水饮可见面色黑而暗淡;寒证面色多苍白或青黑;痛证面色多苍白或青。

2.小儿食指络脉显于气关,提示()

A.邪气入络

B.邪气入经

C.邪入脏腑

D.病情凶险

E.外感初起

小儿食指络脉分风关、气关、命关。邪气入络,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入经,络脉显于气关;邪入脏腑,络脉显于命关。病情凶险时络脉可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外感初起多表现为络脉浮露。

闻诊

1.咳嗽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声终止时有鸡啼样回声者,称为()

A.白喉

B.顿咳

C.燥咳

D.寒咳

E.热咳

顿咳又称百日咳,其特点是咳嗽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声终止时有鸡啼样回声。白喉咳声如犬吠;燥咳多干咳无痰或少痰;寒咳多咳嗽声重,咳痰清稀色白;热咳多咳嗽咳痰黄稠。

2.病人口气酸臭,脘腹胀满者属()

A.肝胃蕴热

B.胃肠蕴热

C.食积胃肠

D.内有脓疡

E.口腔不洁

口气酸臭伴脘腹胀满是食积胃肠的表现。食积于胃肠,脾胃运化失常,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腐熟,浊气上逆而出现口气酸臭、脘腹胀满。肝胃蕴热口气多臭秽且伴口苦等;胃肠蕴热口气多臭秽;内有脓疡口气多有腐臭气;口腔不洁口气多有异味但一般无明显的伴随症状。

问诊

1.下列哪项不属于问一般情况的内容()

A.姓名

B.婚育

C.籍贯

D.职业

E.工作单位

问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育、籍贯、职业、工作单位等。婚育属于问个人生活史的内容,而不是单纯问一般情况的内容。

2.下列哪项是久病畏寒的主要因素()

A.风邪袭表

B.寒邪内侵

C.湿邪外袭

D.阳气虚衰

E.阴液亏损

久病畏寒多是由于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所致。风邪袭表多表现为恶风;寒邪内侵多为新病恶寒;湿邪外袭多表现为身重、肢体困重等;阴液亏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之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