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难点解析广东省乐昌市中考数学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新).docx

发布:2025-05-27约8.1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乐昌市中考数学复习提分资料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2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为实数)在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若点P(2,)与点Q(,)关于原点对称,则m+n的值分别为(????????????)

A. B. C.1 D.5

3、如图,G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GC为边长,作正方形GCEF,连接BG和DE,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G与DE的关系()

A.DE=BG B.DE>BG C.DE<BG D.DE≥BG

4、如图,△ABC内接于⊙O,∠A=50°.E是边B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则∠D的大小为()

A.55° B.65° C.60° D.75°

5、已知点在半径为8的外,则(???????)

A. B. C. D.

二、多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方程一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2、如图,是的直径,,是上的点,且,分别与,相交于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B. C.平分

D. E.

3、请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你认为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A.A、B关于x轴对称; B.A、B关于y轴对称;

C.A、B关于原点对称; D.若A、B之间的距离为4

5、关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有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当c=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

B.当c>0,且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时,方程ax2+bx+c=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C.函数图象最高点的纵坐标是;

D.当b=0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第Ⅱ卷(非选择题75分)

三、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对任意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若,则x的值为_________.

2、将抛物线沿直线方向移动个单位长度,若移动后抛物线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移动后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

3、如图,在甲,,,,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交于点,交于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

4、如图,直线y=﹣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P是以C(﹣1,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点,连接PA,PB,则△PAB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

5、如果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它的对称轴右侧部分是上升的,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四、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已知抛物线过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A在直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过A作轴于B,以为斜边在其左侧作等腰直角.

①若A与Q重合,求C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

②若C落在抛物线上,求C的坐标.

2、某网店销售一款市场上畅销的蒸蛋器,进价为每个4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这款蒸蛋器销售单价为60元时,每星期卖出100个.如果调整销售单价,每涨价1元,每星期少卖出2个,现网店决定提价销售,设销售单价为x元,每星期销售量为y个.

(1)请直接写出y(个)与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该网店每星期的销售利润是2400元?

(3)当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该网店每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3、如图,⊙O的半径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已知,.

(1)求⊙O半径的长;

(2)求EC的长.

4、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x-1=0;

(2)3x(x-2)=x-2;

(3)x2-2x+1=0;

(4)(x+8)(x+1)=-12.

5、二次函数与轴分别交于点和点,与轴交于点,直线的解析式为,轴交直线于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为线段上一动点,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抛物线及直线分别交于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当时,求值.

6、已知关于的方程有实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设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且,试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出的对称轴求出函数解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