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碳青霉烯类
答案:C
解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中不含有β-内酰胺环,主要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2.下列关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促进细菌核酸的合成
答案:D
解析: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如多粘菌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如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多聚酶),而不是促进细菌核酸的合成。
3.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免疫抑制剂应用者、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但若无明确的感染指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能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
4.治疗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首选()
A.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B.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D.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
答案:A
解析:产ESBLs菌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其失去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ESBLs高度稳定,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以抑制ESBLs的活性,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因此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首选。三代头孢容易被ESBLs水解,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虽然对部分产ESBLs菌有一定作用,但不是首选。头霉素类对产ESBLs菌的效果相对较差。
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耳毒性
B.肾毒性
C.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D.二重感染
答案:D
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耳毒性(可引起前庭功能障碍和耳蜗神经损伤)、肾毒性(主要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引起心肌抑制、呼吸衰竭等)。二重感染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新的感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般不属于广谱抗生素,较少引起二重感染。
6.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梅毒?()
A.青霉素G
B.头孢曲松
C.阿奇霉素
D.以上均可
答案:A
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青霉素G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它对梅毒螺旋体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头孢曲松虽然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不是治疗梅毒的一线药物。阿奇霉素可用于治疗一些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但对梅毒的治疗效果不如青霉素G。
7.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物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答案:C
解析: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软骨发育,因此18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老年人和儿童的耐受性较差,使用时需要谨慎。氯霉素类药物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作为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毒性相对较低,是老年人和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比较安全的品种。
8.下列关于联合用药的指征,错误的是()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C.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D.为了增加药物的疗效,所有感染都应联合用药
答案:D
解析:联合用药的指征包括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长期用药可能产生耐药性者等。但并不是所有感染都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应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9.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A.阿莫西林
B.头孢呋辛
C.头孢他啶
D.头孢拉定
答案:C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阿莫西林主要对革兰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