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36∕T 884-2024 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23约3.4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60CCSB2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884—2024代替DB36/T884-2015

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ofricefalsesmut

2024-03-26发布2024-09-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884—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防治原则 1

5农药使用原则 1

6防治技术措施 2

附录A(资料性)稻曲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 4

II

DB36/T88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6/T884-2015,与DB36/T884-2015《水稻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题目《水稻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调整为《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

b)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的“物理防治”(见2015年版的3.2)、“农药”(见2015年版的3.4)、“农药残留”(见2015年版的3.5)、“农药毒性”(见2015年版的3.6)、“化学农药”(见2015年版的3.8);

c)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见2015年版的2);

d)调整了“防治原则”(见4,2015年版的4)和“农药使用原则”(见5,2015年版的5)的表述;

e)将“种植抗病品种”更改为“种植抗(耐)病良种”,并调整了具体内容的表述(见6.1.1,2015年版的6.1.1);

f)调整了“培育壮秧”(见6.1.2,2015年版的6.1.2)和“适龄移栽”(见6.1.3,2015年版的6.1.3)的表述;

g)将“合理施肥”更改为“科学-施肥”,并调整了具体内容的表述(见6.1.4,2015年版的6.1.5);

h)将“科学管水”更改为“合理灌溉”,并调整了具体内容的表述(见6.1.5,2015年版的6.1.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宜县农业农村和粮食局、南昌县农业农村局、万安县农业农村局、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永丰县农业农村局、都昌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建坤、黄蓉、黄瑞荣、肖明徽、聂樟清、钟振华、刘方义、肖慧、张群、曾钦华、张文志、邓滨、沈莹。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B36/T884-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6/T884—2024

1

稻曲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曲病防治的防治原则和农药使用原则以及防治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稻曲病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业防治culturalcontrol

通过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优化耕作栽培技术等手段,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使作物免遭或减轻病虫危害的方法。

3.2

化学防治chemicalcontrol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3

安全间隔期preharvestinterval

从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期间隔天数。

4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推行健身栽培,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不利于稻曲病菌侵染、繁殖、传播的环境条件,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病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农药使用原则

DB36/T884—2024

2

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遵循科学使用原则。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规范使用农药,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