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工试题含答案(附解析).docx
中药炮制工试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苦杏仁含苦杏仁苷应是()
A、0%
B、≥3.0%
C、20%~20%
D、15%
E、78%~8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应≥3.0%。这是苦杏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含量范围可能影响其药用价值及安全性等。
2.在炒昆虫类药物时,以米的色泽变化观察火候,则米应炒至()
A、黄色
B、焦黄色
C、黄褐色
D、褐色
E、焦黑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炒昆虫类药物时,米炒一般以米炒至焦黄色为度,以此来观察火候,故答案选B。
3.蜜炙法多用于炮制的药材是()
A、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药物
B、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
C、多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
D、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
E、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蜜炙法能增强药物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作用,所以多用于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的药物。如蜜炙百部、款冬花、紫菀等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黄芪、甘草、党参等增强补脾益气作用。
4.宜用煅后水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A、花蕊石
B、自然铜
C、钟乳石
D、炉甘石
E、蛤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炉甘石质地疏松,煅淬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且能增强清热明目、收湿敛疮等作用,常采用煅后水淬法炮制。钟乳石一般采用煅淬法;自然铜采用煅淬醋淬法;蛤壳、花蕊石采用明煅法。
5.炮制后具有滋阴补血作用的药物是()
A、熟地黄
B、盐杜仲
C、蒸桑螵蛸
D、酒女贞子
E、酒黄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熟地黄为生地黄经加黄酒反复蒸晒而成。地黄蒸制成熟地黄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热凉血变为滋阴补血。盐杜仲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酒黄精能助其药势,使之滋而不腻,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酒女贞子增强补肝肾作用。蒸桑螵蛸可消除致泻副作用,又能保存药效。
6.蛤粉炒适用于哪类药材()
A、贝壳类药材
B、树脂类药材
C、胶类药材
D、矿物类药材
E、昆虫类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蛤粉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增强清热化痰作用,同时也能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调剂。胶类药材质地黏腻,蛤粉炒可使其质地变酥脆,如阿胶、鹿角胶等常用蛤粉炒。贝壳类药材多用煅淬法等炮制;树脂类药材一般有其特定的炮制方法,较少用蛤粉炒;矿物类药材炮制方法多样,如煅法等;昆虫类药材也有各自适宜的炮制方法,通常不用蛤粉炒。
7.张仲景在《伤寒论》白虎汤中的甘草是()
A、甘草皮
B、甘草梢
C、生甘草
D、粉甘草
E、炙甘草
正确答案:E
8.发酵法炮制药物时,最适宜的温度是()
A、38℃~42℃
B、30℃
C、30℃~37℃
D、15℃~27℃
E、8℃~2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酵法炮制药物时,一般认为最适宜的温度是30℃~37℃。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更好地发挥发酵作用,使药物达到预期的炮制效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微生物死亡或代谢异常,温度过低则微生物生长缓慢,发酵效果不佳。
9.下列不是采用复制法制备的药材是()
A、天南星
B、白附子
C、肉豆蔻
D、半夏
E、紫河车
正确答案:C
10.可以作为地榆炒炭炮制程度的评价指标()
A、地榆皂苷元Z
B、槲皮素
C、苯并吡
D、鞣质
E、钙离子
正确答案:A
11.因保存或炮制不当,有效成分水解氧化,变为绿色的药材是()
A、黄芩
B、黄芪
C、黄连
D、黄柏
E、姜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黄芩苷在黄芩酶的作用下水解氧化成绿色的黄芩素。黄连、姜黄、黄柏、黄芪不会因保存或炮制不当出现这种因有效成分水解氧化变为绿色的情况。
12.煨木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纸煨
B、蛤粉煨
C、滑石粉煨
D、面裹煨
E、麦麸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煨木香一般采用纸煨的方法。纸煨是将药物用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等中间,利用湿纸的水分蒸发产生的热气将药物煨至所需程度。麦麸煨、面裹煨、滑石粉煨、蛤粉煨均不是煨木香常用的方法。
13.“缩泉丸”中益智应用()
A、炒益智
B、连壳益智仁
C、醋炙益智仁
D、盐炙益智仁
E、酒炙益智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缩泉丸中益智应用盐炙益智仁,盐炙可增强其温肾固精缩尿作用。
14.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明煅法炮制()
A、瓦楞子
B、龙骨
C、云母石
D、钟乳石
E、紫石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紫石英炮制方法为醋淬法,而非明煅法。钟乳石、龙骨、瓦楞子、云母石均用明煅法炮制。
15.根、茎作用不同,应分别入药的是()
A、蒲公英
B、白茅根
C、淫羊藿
D、麻黄
E、大蓟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