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4∕T 5085-2025 生菜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3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5085—2025
生菜栽培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lettucecultivatetechnology
2025-01-24发布2025-02-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5085—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北市相山区至诚蔬菜专业合作社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北市相山区至诚蔬菜专业合作社、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相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晨光、刘春、李虎、孟复利、孙刚强、张慧君、牛成河、牛立业。
DB34/T5085—2025
1
生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菜栽培的选址、整地、播种、与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生菜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选址
应选择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场地。
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的田块。
产地环境宜符合NY/T5010的要求。
5整地
在整地前每667m2宜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500kg~3500kg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kg~30kg。
应对耕地进行深耕,深度20cm~25cm,深耕后作畦,畦宽80cm~90cm,畦高20cm~25cm,排水沟宽35cm~40cm。
6播种
品种选择
应选用丰产优质、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种子处理
6.2.1在播种前,应用0.2%高锰酸钾消毒20min或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15min,清水洗净后,用清水浸种3h~4h。
6.2.2将种子揉搓清洗后装入湿布袋中,保持在15℃~20℃环境下催芽,至80%左右的种子露白。
DB34/T5085—2025
7育苗
7.1育苗时间
春季宜在2月~4月播种,秋季宜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
7.2苗床准备
7.2.1苗床宽度80cm~90cm,高度20cm~25cm。
7.2.2苗床应施足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整平耙细,覆土应过筛。
7.2.3宜采用珍珠岩、细炉碴等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
7.3育苗
7.3.1播种前应浇透水,应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每m2用种量2.0g~2.5g。
7.3.2撒播后覆细土1cm。
7.3.3当幼苗长至4片~5片真叶时定植。
7.3.4苗期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间干间湿。
7.3.5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18℃~20℃,夜晚12℃~14℃。
8定植
密度:株距宜为25cm~30cm,行距宜为20cm~25cm。
9水肥管理
9.1应根据生菜生长情况适时追施氮肥,采收前15d应停止追肥。
9.2生长期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间干间湿。
10病虫害防治
10.1物理防治
10.1.1使用40目~60目防虫网防治害虫。
10.1.2每667m2使用黄板25片~30片,每片间隔5m~7m,悬挂距离以黄板下端距离作物顶端10cm~20cm为宜。
10.2化学防治
每667m2用25%吡唑醚菌酯防治霜霉病,用量为30mL~40mL。
11采收
当植株达到200g~300g时及时采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