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阿里巴巴与雅虎.pdf

发布:2025-05-24约7.5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阿里巴巴:又一场国美战争?

【核心提示】:东边日出西边雨,那边国美战争尚未真正落下帷幕,这厢阿里巴巴争夺战似乎火药味已浓。今年,

对于商界而言,似乎又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随着十月的悄然来临,潜伏于阿里巴巴公司五年之久的一个约定,像

吸血鬼“幽灵”一般,不经意间悄悄浮现在人们视野中。所有的这一切,与国美战争相较也似乎只是场所、角色与情

节的改变,然而各方言语之间又略显迷雾重重。为此,华夏时报特邀请著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家,北京市智维律

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峰先生,解析阿里巴巴争夺战中更加

深层次的法律问题。如果说国美战争的发生,是因为黄光裕触犯了刑事法律风险,并引爆了公司治理法律风险等“大

事件”引起,倒也可以理解,而已经硝烟弥漫的阿里巴巴“争夺战”,却传言因为五年前的一份协议条款即将生效而引

发。虽然,这传言确实可笑且可疑,但是当事人的只言片语中又似乎证实了这一传言的真实性。人们不禁要问:这

个商业世界到底怎么了?

“契约精神”重要?还是“马云权力”重要?

有媒体披露,目前即将上演的争夺战,是与五年前雅虎投资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时与马云签署的投资协议书有关。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业务作价,换取其在阿里巴巴集团近40%股权的交易,在当时被后者大肆渲

染成“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中国,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当时,双方约定马云为首席执行官,马云等管理

层股东并可以派驻四名董事中的二名董事。

可能,当时皆大欢喜的阿里巴巴管理股东马云等,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理会投资协议中今日令其“不安”的条款。

根据投资协议,从2010年10月起,马云将不再获得“不被辞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职务”的保证,另外,雅

虎将有权利从2010年10月起在阿里巴巴集团增加一名董事。

同时媒体报道显示,除董事席位增加外,根据协议约定,自2010年10月开始,持股阿里巴巴集团39%经济权益的

雅虎,其投票权将从当时条款约定的35%增至39%,而马云等管理层的投票权将从35.7%降为31.7%,软银保持

29.3%的经济权益及投票权不变。这意味着从2010年10月开始,阿里巴巴管理股东在投票权上将由超过雅虎0.7

个百分点,转变成低于雅虎7.3个百分点。

这些,都可以从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得以证实。

除上述外,加之有关阿里巴巴试图回购雅虎所持股权遭拒的传闻不绝于耳,更有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CEO卫哲“两

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基础已不复存在”的对外宣言,更让外界加深了对上述传言的认同。

1

管理风险,创造价值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前阿里巴巴火药味渐浓的原因,就是上述条款生效日期渐近,导致马云因为对阿里巴巴集团

的“控制权”降低而“焦虑”,从而可能引爆了当前的争夺战。

事件果真如此吗?

如果真的是因为上述“控制权”受到威胁,而导致目前的“战争风云”,相信大多数社会公众都是不认可的或认为是非

常不恰当,同时也相信作为创业者精神偶像的马云也是不会如此作为的。因为社会舆论会质疑:难道五年前的约定

就可以不遵从了吗?

今天,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或趋于走向法治的社会,而法治社会就是契约社会,契约能否得到良好的遵从,是非常

重要的,这是法治社会的根基所在,如果根基动摇了,那一切都将是非常危险的。

同样,相信对于“契约精神”和“马云权力”孰重孰轻的选择,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非常理性的选择,即使马云也会如

大多数人一样做出正确而理性的选择。因为我们希望能够看到中国企业能够具有真正的“契约精神”,能够以“法治诚

信”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母亲没有了乳汁,就可以抛弃?

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9月11日的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CEO卫哲当众撂出狠话,“雅

虎已不再拥有其自主搜索引擎技术,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业务协同作用和技术的金融投资者,阿里巴巴与雅虎间合

作基础已不复存在。”

另据媒体报道,在媒体问及雅虎与阿里巴巴网站的关系时,卫哲描述说就像一对疏远的爷孙,“无论如何,爷爷

都是要去世的”。很显然,卫哲的核心思想是: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大股东的雅虎已经没有价值,所以请你离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