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高考二轮复习之《文化生活》百题集锦2010-2024.docx
2010-2024历年高考二轮复习之《文化生活》百题集锦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2008年4月26日,百余学者在中华母亲节高层论坛上联合倡议将农历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之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说,母亲节应当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承载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参考答案:C
2.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
①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②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③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④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品德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3.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参考答案:B
4.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A.社会主义
B.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参考答案:A
5.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家。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说明()
A.在实践中进行了文化创新,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中西画法混合就能画出名画
C.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
D.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参考答案:A
6.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A
7.为加强管理、净化银幕,2008年3月3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重申电影审查标准的通知》。提出,国家提倡创作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电影,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是
①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的残余仍然根深蒂固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③社会主义文化没有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不良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8.“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获得和享用文化
B.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
C.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
参考答案:A
9.2008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省三亚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时强调,双方要大力加强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和民间交往,进一步夯实中澳关系的社会基础。这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遵循了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10.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强调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之所以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因为
A.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C.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D.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C
1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现状、不同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②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③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④不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12.2008年4月28日,江西赣西供电公司全面研究署“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
A.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逐步培养的
参考答案:D
1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幅中华文明的灿烂画卷,从五千年历史深处流淌出来的中华文化的活力让全世界感动。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于继承④中华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14.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知识体系等的作用在上升,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