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2010-2024.docx
2010-2024历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B.赤道周长6371千米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平原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
B.30天
C.半年
D.24小时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其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在自转的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365天,也就是一年,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
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于地球在运动时,黄赤交角和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5.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
A.20°E和160°W
B.0°和180°经线圈
C.160°E和20°W
D.本初子午线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
习惯上我们通常以20°W,160°E经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两侧日期不同,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6.在下列现象的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多云转睛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风和日丽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短时段内的阴晴云雨等大气具体状态,其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多云转睛、暴风骤雨、风和日丽,描述的是天气;而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变的天气。
7.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天气和利用天气,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天气符号。据图可知:A为大雨天气,不适宜晾晒;B为晴天,适合体育锻炼;C为大雪天气,不适宜种植小麦;D为雷雨天气,不适宜高空作业,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变的天气。
8.甲山的海拔2500米,乙山的海拔100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A.1500米
B.3500米
C.1000米
D.500米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
海拔就是超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甲山的海拔2500米,乙山的海拔1000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2500-1000=1500米,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9.将下列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连线:
a.劳动力不足
A.人口增长过快???????????????????b.资源短缺
c.人口老龄化
d.交通拥挤
B.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e.环境恶化
f.国防兵力不足
参考答案:A—bde????????B--acf试题分析:
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人种。
10.连线题:(北半球)
①一天中最高气温????????????
A.七月
②一天中最低气温
B.一月
③一年中最高气温
C.14时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