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体城市设计.pptx

发布:2025-05-22约2.9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体城市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功能布局优化

04.

公共空间规划

05.

生态韧性策略

01.

03.

形态控制策略

06.

实施保障机制

基础框架构建

01

基础框架构建

PART

城市发展目标定位

城市发展目标定位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社会进步

文化传承

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根据城市功能和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城市空间结构,确定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

在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区布局,明确各区域的详细规划和控制要求。

优化城市重要节点的布局,包括交通枢纽、城市广场、商业中心等,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规划城市廊道系统,包括绿廊、通风廊道等,保持城市空间的连通性和整体性。

空间结构分级布局

总体布局

分区布局

节点布局

廊道布局

上位规划衔接依据

与国家级规划相衔接,确保城市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与国家发展大局相一致。

国家级规划

省级规划

市级规划

专项规划

遵循省级规划的指导,落实省级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基础框架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各类专项规划,如交通规划、环保规划等,确保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发展。

02

功能布局优化

PART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功能的混合用地,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

居住用地规划

注重居住区的环境优化和功能完善,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工业用地布局

合理布局工业用地,减少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产业升级。

绿地与公共空间

规划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需求。

用地功能混合配置

交通网络体系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

道路网络结构

交通枢纽布局

步行与自行车交通

发展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轻轨等,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合理布局各类交通枢纽,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构建完善的道路网络结构,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打造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

公共服务设施覆盖

教育设施

规划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医疗卫生设施

布局医院、诊所等医疗设施,满足市民基本医疗需求。

文化娱乐设施

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设施

规划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保障设施,关爱弱势群体。

03

形态控制策略

PART

划分不同高度区域,实现城市高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根据城市整体空间结构

保证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日照和通风,避免过高或过密的建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考虑日照和通风需求

通过高度分区,实现城市景观的丰富性和视觉的开阔性,提升城市形象。

符合景观和视觉要求

建筑高度分区控制

城市界面导则制定

沿街建筑立面控制

规定沿街建筑的立面形式、材料、色彩等,形成统一的城市界面风格。

街道空间尺度设计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定

根据功能需求,合理设计街道的宽度、高宽比等空间尺度,营造宜人的步行环境。

明确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保护私人空间的同时,提高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可达性。

1

2

3

天际线地标系统

地标建筑布局规划

在城市重要节点和视觉廊道上,规划具有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突出城市特色。

01

天际线层次构建

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群组合,形成有层次感的天际线,避免建筑高度过于单一。

02

视线走廊保护

在城市规划中预留视线走廊,确保重要地标建筑之间的视觉联系,增强城市的空间感。

03

04

公共空间规划

PART

通过城市绿地、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的布局,构建绿廊网络系统,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绿廊布局

绿廊网络系统构建

生态连接

加强绿廊与城市水系、山体等自然生态资源的连接,形成绿色生态廊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休闲功能

绿廊网络系统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设置步道、自行车道、休息设施等,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核心节点空间设计

节点选址

在城市重要地段、交通枢纽或人流密集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核心节点进行空间设计。

01

根据节点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环境等特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增强节点的吸引力。

02

功能复合

核心节点空间应充分考虑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复合。

03

空间特色

优化街道布局,提高街道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使街道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加强街道绿化,种植行道树、花草等植物,提高街道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完善街道设施,包括座椅、果皮箱、路灯等,提高市民在街道上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