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时需量电能表.ppt

发布:2025-05-24约5.75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分时需量电能表第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费率电能表就是有多个计度器分别在规定的不同费率时段内记录电能的电能表。使用多费率表可发挥电价的调节作用,鼓励用电客户调整用电负荷,移峰填谷,合理使用电力资源。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将一天中的24小时划分成的若干时间区段称为时段;一般分为尖、峰、平、谷4种时段。任一预置时段的起始或中止时间与实际时间的差值称为时段投切误差。例如:预置7:00-9:00为尖时段,9:00-11:00为峰时段,则9:00应是尖时段结束,峰时段开始,两个时段转换的时刻。而实际9:01才转换,则时段投切误差为1分钟。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电能消耗时段相对应的计算电费的价格体系称为费率。时段和费率是相关的,一个时段内对应一个费率。例如:尖时段执行费率1,电价为1.4元/度;峰时段执行费率2,电价为1.1元/度;平时段执行费率3,电价为0.8元/度;谷时段执行费率4,电价为0.3元/度。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4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量指的是一个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功率的平均值。最大需量指的是在规定的周期或结算周期内记录的需量的最大值。需量是一种功率计量,或者确切的说是一种平均功率。规定的时间间隔就是需量周期。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5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于大工业用户,负荷的波动值是很大的。如某大用户,上班时最大起动负荷为1000kW、10min后,负荷降到500kW,又持续5min。则该大用户最大需量为:(1000×10+500×5)/15=833.3kW。如本月某15min内,再出现高于833.3kW,则此数自动消失,记录后者(更高数)。采用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费的计费方式,可以促进大工业用户调节用电负荷,作到负荷平衡,压缩尖峰负荷,保持当地电压稳定,也可促进用户少支出基本电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6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最大需量有区间式和滑差式这两种计算方式:滑差式从任意时刻起,按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递推测量需量的方法,所测得的需量叫滑差式需量。递推时间叫滑差时间。区间式从任意时刻起,按给定的需量周期递推测量需量的方法,所测得的需量叫区间式需量。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7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具体来说:(1)区间式最大需量计算方式:将第1min到第15min的脉冲数累加后乘以脉冲的电能当量(指每个脉冲所代表的电能值),再除以15min,即得到需量值P1,保存于最大需量的存储单元中,然后进行第16min到第30min需量区间的计算,将第二次计算值P2与P1比较,若P2P1,则将P2取代P1存于最大需量的存储单元中,依次类推,最大需量的存储单元中始终保持15min平均功率的最大值。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8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滑差式最大需量计算方式:将第1min到第15min的脉冲数累加后乘以脉冲的电能当量(指每个脉冲所代表的电能值),再除以15min,即得到需量值P1,保存于最大需量的存储单元中,第二次计算需量值时,是从第(1+t)min到第(15+t)min内计算平均功率,其中t为滑差区间的时间。第n次计算,依次类推,即从第(1+nt)min到第(15+nt)min内计算平均功率,每次将计算值进行比较保存最大值于最大需量的存储单元中。时段、费率、需量的相关概念和要求第9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费率电能表的时钟是控制费率切换的根本依据,时钟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分时计量的准确性,它在电能计量中的地位不亚于基本误差。因此,对多费率电能表的检定,必须严格控制其日计时误差。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时钟基准一般采用以电网频率为基准或以晶振为基准。目前一般采用第二种。日计时误差、时段投切误差第10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时钟出现异常会造成分时计量的差错,主要有两种情况:(1)电表时钟与标准时钟有偏差,会造成某费率少计电量某费率多计电量,但总电量还是正确的。(2)电表时钟信号错乱,如乱码等,CPU无法判断该时间属于何种费率时段。这时CPU对电量的处理因不同的设计而不同。大多数电表会将电量脉冲累加到某个费率中,或累加到总电量中。也有少数电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