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知识试题(附答案).docx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知识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医院环境中,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
A.先消毒,后清洁
B.先清洁,再根据情况进行消毒
C.只消毒,不清洁
D.清洁和消毒可同时进行
答案:B
解析:医院物体表面应先进行清洁,去除可见污垢等,再根据污染情况等决定是否进行消毒,因为如果有大量污垢存在,会影响消毒剂的效果。
2.普通病房地面清洁与消毒应使用()
A.清水擦拭
B.含氯消毒剂(浓度为250mg/L-500mg/L)擦拭
C.75%酒精擦拭
D.过氧乙酸擦拭
答案:B
解析:普通病房地面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剂(浓度为250mg/L-500mg/L)进行擦拭清洁和消毒,能有效杀灭常见细菌等病原体。清水擦拭只能去除部分灰尘,不能起到消毒作用;75%酒精主要用于皮肤等小面积消毒,不适合大面积地面消毒;过氧乙酸刺激性强,一般不用于普通病房地面常规消毒。
3.医院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区域空气消毒可采用()
A.自然通风
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C.臭氧消毒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自然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起到杀菌作用;臭氧消毒也能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所以这三种方法都可用于医院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区域的空气消毒。
4.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浸泡6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处理。
A.1mol/L氢氧化钠溶液
B.含氯消毒剂(浓度为1000mg/L)
C.75%酒精
D.戊二醛
答案:A
解析: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以有效杀灭特殊病原体,然后再按常规流程处理。含氯消毒剂、75%酒精、戊二醛对这些特殊病原体的处理效果不如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使用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应现配现用
B.配制时应戴手套和口罩
C.可以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
D.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答案:C
解析: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用,因为其性质不稳定,放置时间过长会降低消毒效果;配制时戴手套和口罩可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但含氯消毒剂不能与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如与酸性消毒剂混合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
二、多选题
1.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的目的包括()
A.去除环境中污染的病原体
B.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C.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D.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答案:ABCD
解析: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可以去除环境中污染的病原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清洁的环境能保持整洁美观,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在医院的舒适度。
2.医院环境中,属于中度风险区域的有()
A.普通门诊
B.普通病房
C.手术室
D.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
答案:ABD
解析:中度风险区域是指与患者有密切接触,但感染风险相对手术室等高度风险区域较低的区域,普通门诊、普通病房、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都属于中度风险区域。手术室属于高度风险区域。
3.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有()
A.通风换气
B.紫外线灯照射
C.化学消毒剂喷雾
D.空气净化设备
答案:ABCD
解析:通风换气可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引入新鲜空气,降低病原体浓度;紫外线灯照射能对空气进行杀菌;化学消毒剂喷雾可以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等也能过滤和净化空气中的病原体和污染物。
4.关于医疗废物的处理,正确的是()
A.分类收集
B.用黄色垃圾袋盛装
C.利器放入锐器盒
D.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锐器盒的3/4时,应有效封口
答案:ABCD
解析: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分开处理,便于后续的处置;使用黄色垃圾袋盛装医疗废物是为了区分普通垃圾;利器放入锐器盒可防止刺伤工作人员;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锐器盒的3/4时有效封口,可防止医疗废物泄漏造成污染。
5.清洁与消毒的监测内容包括()
A.消毒剂的浓度
B.消毒效果
C.清洁工具的清洁程度
D.环境表面的微生物菌落数
答案:ABCD
解析:监测消毒剂的浓度可以确保其消毒效果;消毒效果监测能判断消毒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清洁工具的清洁程度会影响清洁与消毒的质量;环境表面的微生物菌落数是衡量环境清洁与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三、判断题
1.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只需在发生感染暴发时进行。()
答案:错误
解析: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是日常的常规工作,应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