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35∕T 2179-2024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23约2.3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01.040.65CCSB2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79—2024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soybeanvarietiesselectionforsoilimprovementinteagarden

2024-05-09发布2024-08-0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21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和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红、李欣欣、许锐能、钟永嘉、葛名海。

DB35/T2179—2024

1

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方法、测定指标和方法、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改良茶园土壤的大豆品种选用;改良酸性土壤果园的大豆品种选用,参考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299农作物品种试验与信息化技术规程大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养分高效大豆nutrientefficientsoybeans

具有高效吸收利用养分和高效固氮的能力,在减少肥料投入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不减产的大豆品种。

4选用方法

试验地选择

土壤检测方法应按附录A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应在表1的范围内。

表1土壤肥力范围

pH值

有机质mg/kg

有效磷mg/kg

碱解氮mg/kg

4.5~5.5

≤30

≤50

≤100

2

DB35/T2179—2024

4.2试验种子

4.2.1种子选择

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品种。

4.2.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要求。不应对种子包衣处理。

4.3对比试验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面积不少于20m2,小区行数不少于4行,密度1.1万株/亩~

1.6万株/亩,试验地周围设立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行)。

4.4播种和田间管理

4.4.1施肥量

当pH值在5.0~5.5,每亩施20kg~25kg的钙镁磷肥;当pH值小于5.0,每亩施40kg~50kg的钙镁磷肥。

4.4.2施肥方式

肥料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或整地后沟施。

4.4.3拌种

所有大豆品种(含对照)在播种前拌种大豆根瘤菌剂,根瘤菌剂质量应符合GB20287要求。

4.4.4播种期

当地气温稳定超过15℃时为宜,春大豆播种期为2月到4月,夏大豆播种期在5月到7月。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抢晴播种。

4.4.5播种方法

采用穴播方法。

4.4.6田间管理

按照NY/T1299的规定执行。

5测定指标和方法

5.1田间农艺性状记载

从播种至收获期,记载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结荚习性、分枝数、籽粒品质及抗病虫等特

征。

5.2根瘤数测定

在大豆初荚期(R4期)时对大豆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mm)统计,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有效根瘤数。

DB35/T2179—2024

3

生物量测定

在鼓粒完成期(R5期)对大豆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测定,从每个试验小区随机抽选10株大豆测定其鲜重指标,并根据种植密度折合成每亩鲜重产量。

收获和计产

按照NY/T1299的规定执行。

6养分高效大豆品种判定标准

根瘤数

每个试验品种都应以对照品种有效根瘤数(直径大于2mm)为标准,选用品种平均单株有效根瘤菌数高于对照品种10%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