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4历年福建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2010-2024.docx
2010-2024历年福建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在那里,实实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从属于物质,唯心主义者恰恰相反。山一直都在那里,不管有没有人,有没有人的意识,它一直在那里,承认了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所以是唯物主义;“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则强调:如果没有我们的思想,现在的一切都不存在,这是承认先有意识,物质依赖于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表现,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它选项都不能说明题干。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
2.2013年9月24日,“大势·大事·大市——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艰难爬坡阶段,亟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购买力,鼓励居民买房买车。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的是利益的分配的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当选,同时,改革本身都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③当选;我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①不选;材料中不涉及上层建筑,④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从2013年7月27日至8月15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不针对第三方,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加强中俄两军战略互信,深化两军务实合作;演练两国军队遂行联合反恐任务的组织指挥、协作和联合行动保障,提高两国军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这次联演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两军友好务实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牢固,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此次联合军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强大活力,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中俄两军友好交往的历程。(10分)
参考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俄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说明这种合作是不断发展的。(3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俄反恐军演属于新事物,注定为两军务实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强大活力。(3分)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种合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反恐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前途是光明的。此次联演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中俄两军友好交往历史上的里程碑。(4分)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中俄两军交往的历程。该题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相关知识的记忆。“中俄两国关系成熟牢固,两军友好合作和务实交流不断深化”,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新的内容,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实质来思考回答;中俄两军举行这次联演的过程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最后总会取得圆满成功,“必将在两军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启示学生可以从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角度来进行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发展普遍性、实质、状态和趋势
4.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而不调整路线,直至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后来,科学界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这一效应启示我们要(??)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②敢于打破一切既有规则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