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doc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结冰、酒精挥发等)、形状改变(矿石粉碎等)。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如燃烧、金属生锈、食物变质等。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例如\(A+B=AB\),\(C+O_{2}\stackrel{点燃}{=\!=\!=}CO_{2}\)。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如\(AB=A+B\),\(2H_{2}O_{2}\stackrel{MnO_{2}}{=\!=\!=}2H_{2}O+O_{2}\uparrow\)。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AC+B\),例如\(Zn+H_{2}SO_{4}=ZnSO_{4}+H_{2}\uparrow\)。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表达式为\(AB+CD=AD+CB\),如\(HCl+NaOH=NaCl+H_{2}O\)。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4.元素、原子、分子、离子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H_{2}O\)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带正电(如\(Na^{+}\)),阴离子带负电(如\(Cl^{-}\))。
二、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2.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例如,\(H_{2}O\)表示水这种物质,也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例如\(2H_{2}+O_{2}\stackrel{点燃}{=\!=\!=}2H_{2}O\)。
三、空气和氧气
1.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助燃性)和供给呼吸。
-氧气与常见物质反应:
-与碳反应:\(C+O_{2}\stackrel{点燃}{=\!=\!=}CO_{2}\)(充分燃烧);\(2C+O_{2}\stackrel{点燃}{=\!=\!=}2CO\)(不充分燃烧)。
-与硫反应:\(S+O_{2}\stackrel{点燃}{=\!=\!=}SO_{2}\),现象为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与磷反应:\(4P+5O_{2}\stackrel{点燃}{=\!=\!=}2P_{2}O_{5}\),产生大量白烟。
-与铁反应:\(3Fe+2O_{2}\stackrel{点燃}{=\!=\!=}Fe_{3}O_{4}\),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2KMnO_{4}\stackrel{\triangle}{=\!=\!=}K_{2}MnO_{4}+MnO_{2}+O_{2}\uparrow\)。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H_{2}O_{2}\stackrel{MnO_{2}}{=\!=\!=}2H_{2}O+O_{2}\uparr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