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室外管线施工方案.docx
室外管线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室外管线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及消防管道、中水管道及集水池工艺管线等
1.1管材及附件
1)管材
管道名称
管材
规格型号
雨水管道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DN400、DN500
钢筋混凝土管
DN300
污水管道
HDPE管
dn80、dn90、dn110、dn225、dn315mm
给水管道
HDPE管
dn40、dn50、dn90、dn110、dn160mm
中水管道
HDPE管
dn50、dn110、dn160、dn200mm
2)给水管线
①给水管弯转处利用组合弯头,弯曲管等管件不能完成弯转角度要求时,可在直线管段利用管道承插口偏转进行调整,但最大偏转角不得大于1°,以保证接口的严密性。塑料管、球墨管转弯处、法兰接沟等处应设支墩。
②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的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3)排水管线
①排水管道应直线敷设且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
②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管道坡度。
③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汇处检查井内流槽应保证水流转角≥90,当管径大于300mm时,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时,可不受此限。流槽做法参见《排水工程》11BS4。
④排水管在检查井内均采用管顶平接方式。排水管的承口应为水的逆流方向。
⑤排水管在检查井内的跌水高度大于1.0m时,如DN≤400mm时采用管道内跌;DN400mm时,采用井外竖跌槽式跌水。
⑥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应符合规程要求,并确保安全、牢固、不渗漏。
2.室外管线工程施工组织流程
施工组织流程
3.沟槽开挖
开挖沟槽式使用先进的红外激光测量仪进行测量放线,挖槽过程中定时定段核定坑底标高,以免过浅或过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沟槽底部30mm范围内人工进行清理、平顺,确保沟底坡度。管沟两侧进行放坡处理,以免两侧土方垮塌伤人。当沟槽两侧土方过于松动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沟底水位较浅时,进行必要的降水、排水处理。
名称
示意图
说明
挖槽
挖槽使用专用挖掘机,并人工配合的挖掘方式,沟槽两侧放坡根据规范进行,局部作加固处理。
人工平顺
沟槽底部30mm范围内需人工清理,清理时复测标高。
垫层处理
沟槽底部需根据规范及设计说明进行必要的垫层处理,一般为填沙垫层。
夯实
局部土质松软处需进行夯实处理,用专用夯实机夯实。
4.管道安装
4.2污水HDPE管柔性承插连接;
工艺流程图
详细步骤
进场检查
进场检查
管道清理、验损
套入内层橡胶套
涂抹润滑剂
管道承插连接
接口检查
1、进场检查:管节进场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管体外观及管体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用专用量径尺量并记录每根管的承口内径、插口外径及其椭圆度,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
2、管道下管:采用专用高强尼龙吊装带,以免伤及管身混凝土。吊装前应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
3、稳管:管道就位后,为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稳管时,先进人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
4、挖接头工作坑:在管道安装前,在接口处挖设工作坑,承口前大于等于600mm,承口后超过斜面长,两侧大于管径,深度大于等于200mm,保证操作阶段管子承口悬空。
5、对口
①清理管膛、管口:将承插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然后在承口内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②清理胶圈:将胶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净,并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③插口上套胶圈:密封胶圈应平顺、无扭曲。安管时,胶圈应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l0mm,把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径)装入承口槽内,并用手沿整个胶圈按压一遍,确保胶圈各个部分不翘不扭,均匀一致卡在槽内。橡胶圈就位后应位于承插口工作面上。
④顶装接口:顶装接口时,采用龙门架,对口时应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钢丝绳,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用钢丝绳和倒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倒链,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经撞口后拉入承口中。注意随时校正胶圈位置和状况;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并应有专人查胶圈滚入情况,如发现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用凿子调整胶圈位置,均匀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承插口的预定位置;管道安装应特别注意密封胶圈,不得出现“麻花”、“闷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现象。
6接口检查:①检查中线、高程: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应校对管体的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