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1077-2018_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江西省.docx
ICS65.020
DB36
B30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greencontrolofricepests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1077—2018
目
次
前言................................................................................II
1
2
3
4
5
6
7
范围..............................................................................1
术语和定义........................................................................1
植物检疫..........................................................................1
农业防治..........................................................................2
物理防治..........................................................................2
生物防治..........................................................................2
化学防治..........................................................................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稻田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流程..................................8
I
DB36/T1077—2018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九江市植保植检局,宜春市植保植检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玲、施伟韬、陈齐信、宋建辉、肖明徽、史建苗、刘方义、毕甫成、李北京、
范回桥、王旭明、赖水长。
II
DB36/T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
学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稻米生产的病虫害防控。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绿色防控greencontrol
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
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
2.2
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
虫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繁殖或传播的条件,达到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
根据农业有害生物对某些物理因素的反应规律,利用物理措施、器械设备及现代化工具等干扰、减
轻、避免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3
选购经过检疫合格的水稻种子,防止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检疫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禁止
1
DB36/T1077—2018
4
农业防治
4.1
选用抗(耐)病品种。以稻瘟病为重点,选用抗(耐)性较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
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品种。注意品种区域性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
4.2
减少早稻迟熟品种和单双季稻插花种植面积,减少害虫的过渡桥梁田。收割时,尽量低割,残留
稻桩低于15cm,减少螟虫残留基数。
4.3
4.4
4.5
处理带病稻草。染病的稻草要及时处理,不用染病的稻草盖种、扎秧等。
打捞浪渣。整田时将田边、田角的浪渣捞起深埋或烧毁,减少纹枯病菌核。
稻田耕沤灭螟。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赣南3月20日、赣中4月1日、赣北4月10日前),
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7d~10d,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冬种田
和早稻田收获后及时耕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