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小李从农村来到城里找工作,想做保姆。但是,她知道自己患有乙型肝炎,一般家庭不会雇用她。正好她听说小王所在社区有一位老人也同样患有乙型肝炎,而且正在找保姆。小李想去应聘,但是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合适,心里很焦虑,就前来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小王正确的做法是()。
A.遵循最小伤害原则,鼓励小李去应聘
B.遵循保密原则,但鼓励小李先去治疗
C.防范风险,不向小李提供意见
D.遵循案主自决原则,请小李自己决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服务对象具体情况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处理方式。社会工作者需遵循保密原则,这是对服务对象隐私和权益的尊重与保护。小李患有乙型肝炎这属于她的隐私信息,小王不能随意泄露。同时,从服务对象的利益角度出发,鼓励小李先去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老人也患有乙型肝炎,但小李接受治疗有利于自身健康改善,从长远看也更有利于她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选项A中鼓励小李去应聘,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没有充分考虑到小李自身健康以及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符合对服务对象负责的原则;选项C不向小李提供意见,没有履行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未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专业帮助;选项D单纯让小李自己决定,缺乏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建议,可能使小李做出不利于自身的选择。所以,正确答案是B。
2、小高和小李是来自申请低保家庭的夫妻,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协助他们申请低保时,却发现这对夫妻经常争吵,丈夫动不动就对妻子小李发脾气,小李也骂小高挣不来钱,连儿子都快要养不起了。此时,社会工作者小王首先需要做的是()。
A.服务对象识别
B.调节家庭关系
C.提供心理支持
D.促进社会融入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工作者在面对特定服务对象情境时应采取的首要行动。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中呈现的核心问题,并结合各选项内容判断最符合需求的行动。题干中明确指出小高和小李是申请低保的夫妻,然而这对夫妻经常争吵,丈夫对妻子发脾气,妻子抱怨丈夫挣不来钱养不起儿子。这表明当前家庭中存在较为突出的家庭关系问题。选项A,服务对象识别是在确定是否为符合低保申请资格的对象方面的工作,而题干已经表明两人是申请低保家庭的夫妻,说明该步骤已经完成,所以A选项不符合当前首要任务。选项B,鉴于夫妻间频繁争吵、关系紧张的现状,调节家庭关系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只有家庭关系得到改善,才有助于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更好地应对低保申请等生活事务,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选项C,提供心理支持虽然也是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内容,但从题干来看,家庭关系的矛盾冲突是更为直接和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心理支持并非首要任务,所以C选项不合适。选项D,促进社会融入是一个相对长期的目标,当前夫妻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内部的关系问题,并非社会融入问题,所以D选项也不正确。综上,正确答案是B。
3、社会工作者小王鼓励擅长书画、篆刻的社区矫正对象发挥自己的特长,组建艺术治疗小组,陶冶情操,提升自信。此案例中,小王运用的是()。
A.认知理论
B.标签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优势视角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理解。解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与各理论核心观点是否相符。首先来看选项A,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服务对象的认知来解决问题。而题干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让社区矫正对象发挥特长组建小组,未涉及认知层面的干预,所以A选项不符合。选项B,标签理论认为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行为模式去行动。本题中没有体现标签相关内容,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选项C,行为主义理论注重通过环境和学习来塑造行为,重点在于行为的改变和训练。但题干着重于挖掘对象的特长,并非行为主义理论的应用,故C选项错误。最后看选项D,优势视角理论强调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和优势,社会工作者应发掘和利用这些优势来帮助服务对象。在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小王鼓励擅长书画、篆刻的社区矫正对象发挥特长组建艺术治疗小组,正是运用了优势视角理论,挖掘了服务对象的优势并加以利用,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自信的目的。综上,正确答案是D。
4、预估阶段的最终目的是()。
A.对制订正确的计划做贡献
B.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C.消除服务对象的问题
D.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所了解
【答案】:A
【解析】预估阶段在整个工作流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该题而言,其考查的是预估阶段最终目的的理解。选项B,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只是了解服务对象相关信息的一部分,并非预估阶段的最终目的。它只是预估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体现预估的核心目标。选项C,消除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服务实施阶段要达成的效果,而不是预估阶段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