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34∕T 4783-2024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docx

发布:2025-05-25约6.1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93.010CCSP5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783—2024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

Guidelinesforconstructionofbeautifulvillagesfeaturingwater

2024-04-15发布2024-05-1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

DB34/T4783—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婷、张文平、程志远、张丰产、谢三桃、杨安邦、柳照辉、方超、张鹏、伦冠海、刘志刚、栾巍、周蜜、李传扬、张靖雨、陈磊、夏小林、张延、常小会、王慧萍、赵慧敏、王思霁、朱沉静、汪可欣、黄安琦。

DB34/T4783—2024

1

水美乡村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美乡村建设的总则、调查与分析、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涉水产业发展、运行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水美乡村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549农村(村庄)河道管理与维护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SL723治涝标准

DB34/T4298河道清水廊道构建和生态保障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美乡村beautifulvillagesfeaturingwater

以“水美”为特点,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

3.2

陂塘湿地pondwetlands

村域内可利用坑塘形成的表流湿地。

4总则

4.1基本原则

4.1.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适应乡村演变规律,根据水系条件,科学确定水美乡村建设目标。

4.1.2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优化水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4.1.3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4.1.4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建立有效管护机制,保障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4.1.5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水美经济,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4.2水美乡村规划

4.2.1水美乡村的规划应符合乡村规划,以水为脉络,统筹各自然生态要素,量水而行,以治水和兴水支持农村绿色产业发展。

DB34/T4783—2024

2

4.2.2水美乡村的规划应开展调查与分析,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4.3水美乡村类型

依据安徽省自然地理和地貌特征,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圩区4类:

a)山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山洪灾害防治、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b)丘陵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基流保障、陂塘湿地建设;

c)平原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防汛抗旱能力提升、水系连通、水环境整治;

d)圩区水美乡村建设宜加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动力条件改善、水美经济发展。

5调查与分析

5.1调查

5.1.1乡村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情况调查

应调查村域面积、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地形特点、土地利用现状等,参见表A.1。

5.1.2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应调查村庄人口、劳动力、人均耕地、主要产业、年人均纯收入等,参见表A.2。

5.1.3河沟和湖库基本情况调查

河沟基本情况应调查河沟流域面积、长度、平均水深、水质状况和岸坡植被等,参见表A.3。

湖库基本情况应调查湖库水面面积、平均水深、主要功能、水生动物和植物种类等,参见表A.4。

5.1.4水文水资源调查

应收集有代表性的水文站点长系列资料,调查区域水旱灾害发生次数、受灾范围、受灾人口,调查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等。

5.1.5水利基础设施调查

应调查村庄范围内防洪排涝、供水排水、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