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概念教案.doc

发布:2025-05-24约3.6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概念教案

数据库概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掌握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3.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4.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数据库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准确概念及相互关系。

2.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常见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的特点。

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不同数据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理解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及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对比法相结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如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银行的账户管理系统、电商平台的商品信息管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系统是如何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的。提问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数据的特点(如数据量大、种类多、需要快速查询和更新等),从而引出数据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数据库(Database,DB)的概念(5分钟)

-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举例:以学校的学生信息数据库为例,其中存储了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学号等)、课程成绩信息、选课信息等,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方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的概念(5分钟)

-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功能:介绍DBMS的主要功能,如数据定义功能(定义数据库的结构和模式)、数据操纵功能(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并发控制、数据恢复、数据完整性检查等)、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的初始创建、数据的导入导出、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

-常见的DBMS产品: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Server、Access等,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DBS)的概念(5分钟)

-定义: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Administrator,DBA)和用户构成。

-以学校的图书管理系统为例,说明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数据库存储了图书的基本信息、借阅记录等;DBMS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使用的操作界面,用于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查询等功能;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用户则包括图书管理员和广大读者。

4.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

-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它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数据模型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数据模型的分类:介绍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即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通过画出一个简单的学校组织结构的层次模型图,说明层次模型的特点(有且仅有一个无双亲的根结点;根结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并举例说明其在描述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时的应用场景,同时指出其缺点(不能直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能会受到较多限制)。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画出一个简单的企业部门与员工关系的网状模型图,讲解网状模型的特点(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说明其相对于层次模型在表示复杂关系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缺点(数据结构复杂,用户不容易掌握,编程难度较大)。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展示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表(包含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等字段),说明关系模型的特点(数据结构简单,用户易懂;以关系代数为基础,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数据独立性强),并举例说明关系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