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特异性评价.pdf
作物杂志Crops2025(1)26-34DOl: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1.004
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主要性状
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特异性评价
颜群翔庞玉辉洪壮壮毕俊鸽王春平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471000,河南洛阳)
摘要为拓宽国内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提供优异亲本材料,以141份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
通过变异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对15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艺
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6.87%~48.18%,其中穗颈长CV最大,总小穗数最小;6个品质性状的CV为2.55%~
23.90%,其中沉降值的CV最大,淀粉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08~2.09,水分最低,株高最高。聚类
分析将141份小麦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间均具有显著优异的性状。对141份种质资源进行特异性分析
可知,中国和墨西哥的材料在7个主要育种性状间无显著差异,其他地区材料相对偏高,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
种质的穗粒数相对较少,美国材料的千粒重最低,其次为加拿大和欧洲材料,加拿大的材料湿面筋含量最高。灰
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CM98、CM26、CM84、CM99和CM24等18个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小麦
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改良以及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小麦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10个农艺性状和9个品质性状的分析表明,农艺
三大主粮之一,占全年粮食总产的20%以上[!]。近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01%~37.01%,品质性状的
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小麦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变异系数为2.05%~12.56%,表明供试小麦农艺和
内成刚性增长趋势,研究[2]表明小麦产量的提高与品质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李楠楠等[]
新品种的选育密切相关,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估对四大冬小麦主要产区的46份小麦种质资源的13
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3]。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个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各个类
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日趋狭隘[4],品种之间缺少群都表现出不同的品种属性,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
明显的特异性,因此,拓宽小麦的遗传背景对新品不同类群的品种(系)配制组合,从而提高育种效
种的选育至关重要。国外小麦种质资源由于原产地率;Dagnaw等[12]对埃塞俄比亚420份硬粒小麦进
和国内外环境的差异[5],具有丰富的外源基因,对行分析发现,1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46.20%~
其有效利用能够提高我国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并促81.00%,表明性状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程西
进新品种的选育[6-8]。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永等[13]对来自不同国家小麦种质的19个性状进行
析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不仅影响小麦的育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不同国家小麦种质各具特
种进程,还对小麦的品种改良及优异亲本选择具有点,变异类型丰富;A1-Tabbal[14]对604份硬粒小麦
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行分析发现,8个农艺和品质性状之间存在较大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聚差异,变异系数为3.40%~25.30%,表明供试小麦
类分析等方法对大量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进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李红
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张凡等[9]通过对620艳等[15]对17个小麦新品系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灰
份地方和现代小麦种质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色关联度分析,发现4个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大,
多样性分析发现,不同农艺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为为小麦种质评价提供了参考。
2.00%~37.90%,表明了供试小麦在不同农艺性状间然而,在长期的小麦选择育种过程中,许多突
遗传的多样性;许娜丽等[10]对251份小麦种质资源出优良的基因被高度集中选择,致使小麦的遗传
作者简介:颜群翔,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mail:yqx1996121@163.com
王春平为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