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推荐】.docx
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推荐】
选择题
1.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B.钱学森C.邓稼先
答案:A。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极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2.以下哪种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
A.蝙蝠B.鲸鱼C.鳄鱼
答案:C。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蝙蝠和鲸鱼都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而鳄鱼是卵生,属于爬行动物。
3.月亮本身()发光。
A.会B.不会
答案:B。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的,它本身并不会发光。
4.彩虹一般有七种颜色,分别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
B.红、橙、黄、绿、青、蓝、紫
C.红、橙、黄、白、蓝、靛、紫
答案:A。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靠的是叶子中的()。
A.叶绿体B.叶绿素C.叶肉细胞
答案:B。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能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细胞器;叶肉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之一,但不是直接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6.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
A.空气B.水C.钢铁
答案: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一般来说,介质密度越大,声音传播速度越快。钢铁的密度大于水和空气,所以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
7.水在()时密度最大。
A.0℃B.4℃C.100℃
答案:B。水在4℃时密度最大,当温度高于4℃或低于4℃时,水的密度都会变小。
8.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
A.一天B.一个月C.一年
答案:A。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
9.以下哪种物品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A.温度计B.放大镜C.镜子
答案:A。温度计里的液体(如水银或酒精)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收缩,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温度;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折射原理;镜子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10.下列哪种现象是化学反应()。
A.水结冰B.铁生锈C.把石头粉碎
答案:B。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把石头粉碎只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填空题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______%。
答案:99.86。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其质量非常巨大,约占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
2.人体骨骼共有______块。
答案:206。人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等作用,正常成年人的骨骼共有206块。
3.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头、胸、腹。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其身体结构具有典型的头、胸、腹三部分特征。头部有口器和触角等感觉器官,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腹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
4.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
答案:太平洋。太平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覆盖着地球约49.8%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
5.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空气。
答案: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阳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水分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适宜的温度能保证植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空气则为植物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6.电灯是______发明的。
答案:爱迪生。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1879年成功发明了实用的白炽灯泡。
7.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答案:介质、真空。声音是通过介质的分子振动来传播的,在真空中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
8.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固态、液态、气态。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可以呈现出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三种状态。
9.地球的卫星是______。
答案: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对地球的潮汐等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10.电池有______极和______极。
答案: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