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七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海拉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最长夜最短
B.夜最长昼最短
C.昼夜长短一样
D.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冬至,是北半球的一年中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也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所以北半球是昼短夜长,而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北半球地方冬至时的昼夜长短情况。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
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地球上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易发生火山、地震等现象,而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带分布的地方。
3.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现象是(???)
A.地中海不断变小
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许多海洋化石
C.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井和古河道
D.青藏高原上有许多的植物分布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海陆变迁即海洋与陆地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海洋可能变成陆地,陆地可能变成海洋,所以题目中的选项中,地中海不断缩小,说明其即将由海洋变成陆地,而喜马拉雅山山上发现许多海洋化石,说明此处原先是海洋,后来由于海陆变迁最后变成了陆地,而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井和古河道,也说明之前这里曾是有人生活的陆地,最后变成了海洋,以上三个选项都能证明海陆的变迁,而D选项中的青藏高原上有许多的植物分布,只能证明此处的自然环境能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并不能证明海陆的变迁,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变迁。
4.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库克
D.郑和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历时三年时间从欧洲出发,经过大西洋再到太平洋,再到印度洋,最后回到欧洲,而哥伦布是首次发现美洲大陆,只是穿过了大西洋到达现在的加勒比群岛,并没有直完全球,库克也是航海家,探险家,也航行到了太平洋,甚至到了南极洲附近,但库克是在18世纪,而麦哲伦是在16世纪,而我国明朝的郑和,他只是率船队到了南海海域,只到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并没有经过其他大洋,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航海家。
5.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6336千米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地球的形状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地球上的半径也是不一样的,赤道半径更长达到6378千米,而极半径只有6356,我们所说的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人平均半径。
6.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大陆是面积较大的陆地,大洲包含大陆及周围岛屿,但也不是绝对的,如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而大洋洲是包含澳大利亚大陆及周围岛屿的洲,大陆可能比洲更大,也可能更小,所以A不对,大洲也不一定比大陆面积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大洲的概念。
7.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更替
D.四季的变化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时,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在接受太阳辐射时会出现一半白天,一半黑夜,而随关地球的自转,这种现象会不断地更替,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会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球始终保持66.5度的,所以各地接受的太阳辐射不一样,受热情况不一样,所以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还有四季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8.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与所有经线等长
B.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东经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经线等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经线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的半圆,而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周长越来越短的圆圈,所以所有的经线是长度相等的,而纬线会有差异,赤道组成的这个圆圈是周长最大的,相当于经线的两倍还要长一点,所以A错误,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西经,越往东越大才是东经,所以B错误,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而纬线是指示东西方向的,所以C错误,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参考答案:B试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