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毕业设计.pptx
挖掘机毕业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总体方案设计
01
课题概述
03
机械结构分析
04
控制系统设计
05
实验测试与优化
06
总结与展望
01
课题概述
2014
设计背景与意义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农业等领域。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挖掘机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挖掘机毕业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04
01
02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挖掘机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国外挖掘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品牌均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生产线。
近年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挖掘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
01
02
03
04
挖掘机应具有良好的挖掘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液压系统应高效、稳定,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
控制系统应先进、可靠,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作业。
挖掘机应具有良好的维护保养性能和安全性,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和故障率。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02
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布局
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挖掘机分为动臂、斗杆、铲斗、回转平台等模块,便于维修和更换。
整机结构布局设计
结构设计
动臂和斗杆采用箱形结构,铲斗采用铸造结构,回转平台采用焊接结构,保证结构强度和刚度。
工作装置
采用反铲工作装置,铲斗容量大,挖掘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工况。
发动机选型
根据挖掘机的工作特点和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型号,保证动力充足且经济性好。
液压系统选型
选用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保证挖掘机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传动系统选型
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可实现无级调速和反转,操作简便且易于维护。
动力系统选型论证
液压系统关键参数
液压系统压力
根据挖掘机的工作负荷和液压系统的元件性能,确定合理的液压系统压力,保证系统稳定可靠。
01
流量控制
通过调节液压泵和液压阀的流量,实现挖掘机的各种动作和速度的无级调节。
02
液压缸设计
根据挖掘机的工作特点和力学性能,设计合理的液压缸结构和尺寸,保证挖掘机的挖掘力和稳定性。
03
03
机械结构分析
有限元建模
网格划分
边界条件设置
强度分析
利用CAD软件建立动臂的三维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
根据动臂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大小进行划分。
根据挖掘机的实际工作情况,设置动臂的约束和载荷。
计算动臂在最大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评估其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动臂有限元强度分析
计算回转支承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径向力、轴向力和倾覆力矩。
受力分析
根据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计算其使用寿命,确保在挖掘机整个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
寿命计算
根据挖掘机的整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回转支承型号。
回转支承选型
回转支承校核计算
行走机构建模
建立挖掘机行走机构的力学模型,包括履带、支重轮和驱动轮等部件。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挖掘机行走过程进行模拟,评估其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稳定性判据
根据力学原理,制定挖掘机行走稳定性的判据。
行走机构稳定性验证
04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器选择
采用高性能的PLC或单片机作为主控器,负责整机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
电控硬件配置方案
传感器配置
使用压力、温度、位移等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挖掘机工作状态,为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执行器驱动
采用电液比例阀或电磁阀控制执行器动作,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
基于挖掘作业场景和目标,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实现自动挖掘和避障。
路径规划算法
姿态控制算法
节能优化算法
通过实时监测挖掘机姿态,实现车身平衡和铲斗姿态的精准控制。
根据工作负载和发动机状态,智能调节发动机功率和执行器输出,实现节能降耗。
智能控制算法实现
显示屏设计
采用高分辨率显示屏,实时显示挖掘机工作参数、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
操作手柄与按键
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操作手柄和按键,方便驾驶员进行各项操作。
语音交互系统
集成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实现挖掘机与驾驶员之间的语音交互,提高操作便捷性。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05
实验测试与优化
01
02
03
04
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测试样机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可靠性,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样机性能实验方案
耐久性测试
测试样机的排放、噪音等环保指标,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环保性能测试
测试样机的操控系统,包括操作手柄、踏板、仪表盘等,确保操作简便、灵活、安全。
操控性测试
测试挖掘机的力量、速度、效率等基本性能参数,确保样机达到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数据,如发动机转速、液压系统压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