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与答案.docx
2025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答案:C。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了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要将预防措施放在首位,同时做好已患职业病的治疗等防治工作。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答案:B。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目的是使在职业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3.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答案:A。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权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国际劳工组织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我国工作场所应遵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答案:A。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意义重大。上岗前检查可掌握劳动者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判定是否有职业禁忌;在岗期间检查能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离岗时检查可确定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为可能的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5.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答案:B。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6.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资料。
A.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
B.企业人事管理档案
C.企业生产经营
答案:A。在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对于准确判断劳动者是否患有职业病至关重要。这些资料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等,而企业人事管理档案和企业生产经营资料与职业病诊断、鉴定并无直接关联。
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B.职业病危害情况
C.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答案: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有义务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这样可以让劳动者在充分了解工作危害和自身权益的基础上,做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决定,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
8.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的罚款。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
C.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
答案:A。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为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其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法定义务。
9.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B.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C.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
答案:B。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于劳动者后续可能的职业病诊断等具有重要作用,提供复印件既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又考虑到了档案原件的保存和管理。
10.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承担。
A.当事人
B.用人单位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