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X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制度.doc

发布:2025-05-22约1.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XXX平台

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制度

XXX信息安全管理

数据灾难的种类及应对方法

1、为避免工作中出现问题造成数据损坏,通过将重要数据的备份放到其它地区、城市以“冷备份”的方式保存或者在异地建立热备份站点来进行在线备份。

2、计算机设备故障等导致业务系统数据损坏。如硬盘、磁带等存储设备的老化等。可以从制度上要求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测,重要数据定期进行备份,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在存储设备突然损坏时,通过事前的备份迅速开展灾难恢复工作,以保证业务系统的及时正常运行,使其对系统的影响减到最小。

3、病毒或人为等因素造成业务数据丢失。通过建立数据访问控制制度和策略,设置网络访问权限,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定期查杀病毒,以及定期备份数据来保障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4、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目标就是克服上述各种情况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保障业务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其核心思想是明确数据备份内容,构建适宜的备份系统架构,针对不同备份对象设置合理备份策略,建立数据备份保管制度,灾难恢复重建制度,确保业务系统遭遇上述几种灾难后能被迅速恢复至稳态运行。

二、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制度与策略

1、备份内容

公司业务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对象大体有以下几种:

1.1重要业务系统寄宿的操作系统,其包括所有的补丁、修改和更新。

1.2公司网络配置参数。

1.3重要业务系统安装程序配置文档以及软件许可证等。

1.4数据库及其业务数据文件。

2、备份架构

为确保各业务系统的平稳运行,设置了一套软硬结合备份架构,具体如下:

2.1硬件备份

对重要业务系统建立一主一备服务器,业务数据由工作人员在每日业务结束时,与手工进行同步,避免因硬件故障、服务器无法启动而导致业务停运,同时保留其备份文件至指定服务器,以备不测。

2.2软件备份

在内网使用双机热备软件建立数据库热备机制,使数据库及其业务数据文件能始终保证同步,以确保业务的正常。

三、备份策略

综合考虑各业务系统状态及运行要求,合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选择适合的备份方式制定一套备份策略,既可以保证数据备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又可以将备份操作对整个业务系统产生的负载减少到最小和灾难发生后系统恢复至正常状态的恢复时间最短。

备份策略选择

因不同数据对象对灾难恢复要求存在差异,下面的备份策略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1宿主操作系统文件备份,通常变化不大,可在系统更新后做一次完整备份,

系统设置发生关键性变更时做增量备份。这样既可满足灾难恢复需要,又可以减少备份操作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

1.2网络配置参数备份。双机热备关键路由器,在物理链路上形成了一条安全环

路。整个网络的配置参数只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才予以备份。

1.3业务数据文件备份。业务数据属于数据备份的重心,也是灾难恢复的最关键

依据。因公司重要业务数据总量可测量的,要求每个工作日做一次完全备份,并在备份机器上做恢复操作,确保备份体有效。

重要业务系统配置文件备份。应用系统的重要配置参数及文件的备份,一般是随着操作系统的备份一起完成,因为这些参数文件和操作系统联系紧密,对特别重要的还要形成纸质配置文档。

备份管理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对数据备份体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数据备份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灾难恢复的有效开展,缩短应急处理的响应时间。

1、对软件备份的数据对象,定期查看软件的备份日志,选择适合的时点,通过客户端进行恢复测试。

2、对硬件备份的重要业务系统,备份体由专门的业务人员保存并形成保管日志。每个工作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数据恢复,一方面可确保备份体的可用性,另一方面保证主备机的数据每日同步。

3、网络配置参数在每次网络参数变更进行备份,由专人手动备份保管,在应急演练时予以恢复测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