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影响因素实证探析计算过程案例》2800字.docx
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算过程案例综述
1.1描述性统计
由于本文主要基于增加值贸易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因此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总出口(VT)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前向参与度(IV)、后向参与度(FV)、位置度(M)作为解释变量,IVFV、IV2、FV2作为交互变量,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对制造业总出口的影响;选取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中国制造业总出口(VT)、出口后返回的增加值(RDV)、前向参与度(IV)、后向参与度(FV)和位置度(M)作为解释变量,IVFV、IV2、FV2作为交互变量,分析增加值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为研究参与度与位置度对我国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影响,选取N(VT/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出口后返回的增加值(RDV)、前向参与度(IV)、后向参与度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表3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平均值
标准误
最小值
最大值
YEAR
2,008
1.477
2,000
2,016
GDP
362,575
236,953
100,280
746,395
VT
11,550
7,397
1,992
21,940
N
0.0309
0.00682
0.0199
0.0395
IV
0.150
0.0173
0.119
0.175
FV
0.183
0.0207
0.162
0.212
RDV
0.0164
0.00557
0.00800
0.0240
IVFV
0.0277
0.00596
0.0193
0.0366
M
0.333
0.0360
0.281
0.384
IV
0.0227
0.00507
0.0142
0.0306
FV
0.0339
0.00770
0.0262
0.0449
根据以上表格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不难发现,2000-2016年,我国制造业年出口最高值是21,940,最小值仅为1,992,由上文数据统计结果可知,中国制造业的总出口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也一直不断增强,在国民生产总值稳步上升的同时,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在上升,说明国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的经济情况的贡献也在逐步增长;前向参与度的变化不大,后向参与度较于前向参与度变化较明显,位置度随之也有明显变化。
1.2模型构建
因为把原数据通过自然对数变换虽然会导致数据彼此间协整关系变化,可是能够消除异方差,所以笔者在这里对于上述变量选择自然对数,根据对中国制造业总出口的影响因素和数据分析,构建如下模型:
lnVT=β0+β1lnIVit+β2lnFVit+β3ln
lnGDP=β0+β1lnVTit+β2lnIVit+β3lnFVit+β
lnN=β0+β1lnIVit+β2lnFVit+β3lnRDVit
这里,t、i和ε分别代表时间、行业与随机误差项。
1.3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4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可知,模型一中前向参与度(IV)与中国制造业总出口(VT)呈正相关关系,后向参与度(FV)与中国制造业总出口(VT)呈负相关关系,但对其影响不大,位置度(M)等的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模型二中出口后返回的增加值(RDV)和制造业总出口(VT)对国民生产总值(GDP)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位置度等对其产生负向影响;模型三根据模型一二可知,参与度、位置度与被解释变量(N)呈正相关。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说明回归分析有较为可靠的基础。此外,各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对控制变量和交互变量在1%水平下显著相关,说明了变量选取的有效性。
表4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VT
GDP
N
IV
FV
RDV
FVA
IVFV
M
IV2
FV2
VT
1
GDP
0.982
1
N
0.411
0.244
1
IV
0.35
0.209
0.947
1
FV
-0.186
-0.333
0.768
0.791
1
RDV
0.978
0.976
0.359
0.331
-0.185
1
FVA
-0.534
-0.659
0.509
0.531
0.909
-0.512
1
IVFV
0.0497
-0.102
0.895
0.938
0.952
0.0377
0.779
1
M
0.0609
-0.0914
0.897
0.936
0.956
0.0523
0.779
0.999
1
IV
0.307
0.165
0.944
0.998
0.804
0.282
0.556
0.947
0.943
1
FV
-0.2
-0.344
0.758
0.79
1
-0.198
0.91
0.952
0.955
0.804
1
1.4实证分析
本文的计量软件为stat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