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docx

发布:2025-05-20约6.4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生物与医药专业主要面向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等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针对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的现状,优化生物与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学科发展与企业需要的主要途径。湖北大学在综合分析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特点的基础上,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督和科学研究这五个方面对生物与医药研究生实践型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全面提升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生物与医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24年度湖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命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全过程体系的构建”(JGYJS202413);2023年度湖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研究”(JGYJS202332)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2-0153-04[收稿日期]2024-02-1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1]。《“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2]。生物与医药是当今知识技术聚集度高、经济行为很活跃的领域。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上下游高端研发人才短缺是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难题,高校等学术机构的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相对脱节,不能满足生物医药产业日益增长的快速发展需求,制约了生物医药由大到强转变的产业升级。面向新工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优化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3]。生物与医药专业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湖北大学于2020年获批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以及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挑战,以新工科建设和湖北大学“生物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为契机,积极探索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途径,以期为生物与医药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与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更新迭代周期将越来越短,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变化频率也随之加快[4]。我校生物学于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22年12月被确定为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是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优势学科。但是,在专业型人才培养较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略显不足。

面对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几年对生物与医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培养过程采取导师或导师团队负责制,校内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及第一年的实验训练;同时聘请企业高工、高管等作为实践导师,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毕业论文题目,校企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依托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光谷生物城,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积极深入企业,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关键技术以及新进展等。同时,结合当前生物与医药专业领域发展的方向,邀请领域内的专家、企业研发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与汇报。促进学生在学科背景下深入理解自己的课题,并了解生物与医药产业新国际前沿进展。

随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及研究生产业实践培养集群,生物与医药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截至2023年,学院已经与22家生物科技高新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外聘数位企业导师。总的来说,学院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认证,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为抓手,专业布局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快生物与医药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拔尖创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

二、促进学科水平的交叉与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国生物与医药产业在规模、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5]。多学科交叉是促进生物与医药专业人才适应新时代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关键。学院以生物学为核心,努力推进生物学与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促进理工科学科群的整体发展。结合湖北大学生物学的学科优势,围绕酶催化与制药工程、干细胞与组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